初成的“惑心瞳”被黑影会前身小心翼翼地投入世间,果然如他们所愿,在晚唐末年至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间接引发了数次规模不小的动荡与惨剧,黑影会借此攫取了大量的权力和隐秘资源。然而,邪物难驯,其力量诡异莫测,也开始逐渐反噬使用者,甚至影响操控者的心智。直到数百年后的宋代,一个逐渐成型、以守护华夏文明薪火相传、抵御超自然威胁为己任的隐秘组织——“渊府”,联合了当时几位佛法修为深不可测的禅宗与密宗大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惨重代价,才最终在这五台山灵脉交汇的节点,设下了这座宏大的地下封印大阵,将“惑心瞳”成功地从世间“剥离”(并非物理毁灭其晶体载体,而是以无上佛法净化其核心中林默然的怨念执念)。而那位主导封印的“渊府”先祖,正是凭借徐家代代相传的“镇渊石”那稳定地脉、沟通正气的特殊力量,作为了整个封印大阵最核心的枢纽之一。在漫长的封印岁月中,林默然那被扭曲、囚禁在晶体中痛苦嘶嚎的残魂,也被大阵中持续不断的佛法力量逐渐安抚、净化,其属于学者本心的那份纯粹智慧与求知之光被萃取出来,而那股被剥离的、精纯的邪物本源能量,则在佛法作用下与之结合,意外地形成了一颗微小的、蕴含特殊力量的“种子”。
随着这段尘封了数百年、交织着个人悲剧与时代洪流的真相,如同一幅恢弘而又悲怆的画卷,在徐逸风脑海中完全展开、沉淀,莲台上的净化过程也接近了最终的尾声。
“惑心瞳”那原本变幻不定、充满了诱惑与混乱的邪异色彩已彻底褪去,变得灰白、黯淡,如同燃尽的死灰。晶体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裂纹,如同干涸河床的龟裂。最终,在一声极其轻微、仿佛历经沧桑后的无奈叹息般的“啵”的碎裂声中,整个晶体结构再也无法维持,彻底崩解,化作了一小撮细腻的、毫无光泽的白色齑粉,如同冬日的第一场雪末,又似香炉中冷却的香灰,悄无声息地飘散落下,纷纷扬扬。
而在那飞灰散尽之后,莲台的中心,露出了一点微光。
那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宝物,仅仅是一颗仅有米粒大小、呈天然水滴状、通体散发着柔和而纯净、令人心神不由自主宁静下来的乳白色光晕的物体。它静静地躺在莲台中央,不再有丝毫的邪气、戾气,反而透着一股历经劫波后的祥和、安然,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洞彻了部分世间真理的智慧之感。
“……智慧籽……”
徐逸风虚弱地、几乎是从灵魂深处挤出了三个字。这是他从那段涌入的记忆洪流中得知的唯一名称。这并非“惑心瞳”那充满破坏力的本体,而是那位唐代学者林默然被怨念掩盖、最终被佛法洗涤出来的本源灵智之光,与部分被净化提纯后的能量结合,形成的奇特结晶,可谓悲智双运的产物。
悬浮在半空的黑石,似乎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那浩瀚的清光迅速内敛,收回石体之内。石身变得愈发温润古朴,颜色更加深邃,仿佛饱饮了朝露的墨玉,缓缓飞回,轻轻落入徐逸风因脱力而微微摊开的手掌中。石体触手温润,带着一丝奇异的暖意,仿佛拥有生命般,与他微弱的心跳产生着共鸣。
整个净化过程彻底结束,那股笼罩了洞窟数百年、令人窒息的邪异压力骤然间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过。连原本污浊沉闷的空气,都似乎变得清新、通透了许多,一种久违的、属于山野自然的宁静气息隐隐弥漫开来。
尘影僧缓步上前,步履虽略显虚浮,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仔细端详着莲台上那颗散发着纯净佛力与智慧光晕的“智慧籽”,枯瘦的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感慨与一种释然。他双手缓缓合十,置于胸前,对着莲台方向,长宣一声佛号,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洞窟中:“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尘归尘,土归土,缠绕数百载的执念怨愤,今日终于得以彻底消散,还其本来清净。林默然施主,你亦可以放下过往,得大自在,安息了。这智慧籽,乃是慈悲与智慧历经磨难、交融升华之结晶,暗合我佛真意,未来或有机缘,成就另一段功德,善哉,善哉。”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历史悲剧的悲悯,对邪念消散的欣慰,以及对这新生“智慧籽”所蕴含可能性的期许。
蔡若兮见徐逸风身体的颤抖渐渐平息,虽然依旧虚弱无比,但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她连忙用自己干净的衣袖内衬,小心翼翼地为他擦去额头、脸颊和嘴角已经半干涸的血迹,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易碎的珍宝,眼中强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那是劫后余生的后怕,更是对徐逸风付出如此惨痛代价的心疼。
通道口的赫连部头目赫连鹰,亲眼见到那引得组织耗费无数心力、志在必得的“惑心瞳”竟然在眼前化为飞灰,最终只留下一颗看似毫无杀伤力、甚至有些“无用”的小小珠子,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角青筋暴起,拳头握得咯咯作响,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肉里。他知道,这次的任务彻底、完完全全地失败了!失去了“惑心瞳”这件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邪物,黑影会筹谋已久的庞大计划必将受到难以估量的重挫!他狠狠地瞪了徐逸风等人一眼,尤其是那个三番两次坏他好事的秃驴尘影僧,眼神中的怨毒几乎要凝成实质。他从牙缝里挤出冰冷彻骨的命令,带着满腔的不甘和滔天的怨恨:“此地已无价值!我们走!”说完,不再有丝毫犹豫,猛地转身,率先退入幽暗的秘道深处,其余赫连部众也如同影子般迅速跟上,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黑暗里。他们撤退得干脆利落,但那股阴冷刺骨的敌意和失败者的愤懑,却仿佛化作了无形的寒冰,仍隐隐萦绕在洞窟之中,预示着未来的麻烦绝不会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墓迷踪:九域秘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古墓迷踪:九域秘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