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们起初面露难色——其中一个姓周的老兵,曾在工部当过差,负责过桥梁修缮,他看着图纸,犹豫着说:“将军,造浮桥倒是可行,可这寒冬腊月,木材又硬又脆,砍伐和捆绑都费劲,而且黄河水流急,浮筒固定不好,很容易被冲散啊!”
“周老兵,你看这里。”赵烈指着图纸上的细节,“每节浮筒用三根枯木捆绑,中间留三寸空隙,既能增加浮力,又能分散重量;浮筒之间用铁环连接,铁环上留活扣,万一水流太急,能随时调整;还有,岸边用石块固定绳索,每二十步设一个固定点,保证浮桥不会被冲走。”
王二柱凑过来看了一眼图纸,顿时来了精神,拍着胸脯说:“将军,这有啥难的!弟兄们都是山里长大的,砍树、捆木头像吃饭一样熟练,您放心,我保证把枯木砍得整整齐齐!”
刘三刀也凑过来,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浮筒连接处说:“将军,小人有个想法——这浮桥连接处的铁环,要是加个活扣卡扣就更好了!万一冰层突然松动,或者有浮冰撞过来,咱们能快速拆分浮筒,避免整个浮桥被带翻。而且卡扣不用太复杂,用咱们带的铁丝就能做,简单又结实。”
赵烈心中一动——刘三刀果然心灵手巧,这个建议正好弥补了图纸上的小漏洞。他当即点头:“刘师傅这个主意好!参军,你立刻让人修改方案,让负责收集铁器的士兵多准备些铁丝,打造一批活扣卡扣,每个浮筒连接处都装一个。”
参军连忙应下:“是,将军!”
赵烈随即分派任务:“王二柱,你带三百名士兵,去附近的山林砍伐枯木,记住,要选直径一尺以上、没有虫蛀的,每根长度必须是六尺,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刘三刀,你带五十名士兵,去渡口附近的村落和驿站收集绳索、铁丝,还有能找到的铁器,越多越好;另外,你再找些擅长编织的士兵,编一些粗麻绳,备用。周老兵,你带二十名老兵,负责清理渡口浅滩的积雪和碎冰,标记出浮桥的搭建位置,务必保证地面平整。剩下的士兵,负责看守囚车,准备搭建浮桥的工具,随时待命!”
“得令!”众人齐声应下,转身各自忙碌起来。
王二柱带着士兵刚要走,突然想起什么,回头对赵烈说:“将军,那李自成方才说下游三里有片柳林,柳木柔韧,耐水泡,要不咱们去那边砍柳木?比山林里的枯木好用多了!”
赵烈愣了一下——他刚才没注意李自成的话,没想到这位叛首还会提供有用的信息。他看向囚车,李自成依旧闭着眼,仿佛什么都没说过。赵烈沉吟片刻,对王二柱说:“你带十名士兵去下游看看,若是真有柳林,就优先砍柳木;若是没有,再去山林砍枯木。注意安全,别走太远。”
“好嘞!”王二柱兴冲冲地走了。
张献忠在囚车里看着士兵们忙得热火朝天,忍不住又开口嘲讽:“赵烈,你莫不是急疯了?寒冬腊月造浮桥,就凭你这些土包子士兵,能造出什么像样的桥?小心连人带车都沉进黄河喂鱼!”
赵烈走到囚车旁,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冷得像冰:“张献忠,你若是安分些,还能多活几日;若是再胡言乱语,我不介意让你现在就尝尝黄河水的滋味。”
张献忠被他眼神里的寒意吓得缩了缩脖子,却还是嘴硬:“你……你别吓唬老子!有本事你现在就杀了我!”
“杀你?太便宜你了。”赵烈转身就走,留下张献忠在囚车里气得直跺脚,却不敢再大声叫嚷。
没过多久,王二柱就带着士兵回来了,脸上满是兴奋:“将军!下游三里真有片柳林!那柳木长得又粗又壮,柔韧得很,砍下来泡在水里都不会烂,正好做浮筒!”
赵烈心中一松——有了柳木,浮桥的质量和搭建速度都能提升不少。他当即下令:“所有人都去柳林砍木,注意保护好柳树枝,后续还能用来编绳。”
接下来的两天,队伍里一片忙碌。天刚蒙蒙亮,士兵们就顶着风雪去柳林砍木,刘三刀则带着人在渡口搭建临时的工作台,将砍回来的柳木锯成六尺长的段,再用铁丝和麻绳捆绑成浮筒。他手上的活计又快又好,一根柳木从锯断到捆成浮筒,只用不到半个时辰,看得旁边的士兵都忍不住赞叹:“刘师傅,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比工部的工匠都快!”
刘三刀笑了笑,手上的动作没停:“都是练出来的。以前在酒楼当厨子,切菜要快,现在捆木头像切菜一样,多练几遍就熟了。”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铁丝,快速拧成一个活扣卡扣,“你们看,这卡扣要拧成‘8’字形,这样既结实,又能快速打开,关键时刻能救命。”
士兵们连忙学着他的样子拧卡扣,虽然不如刘三刀快,但也渐渐熟练起来。周老兵则带着人在浅滩上标记出浮桥的位置,用石灰画了一条笔直的线,每隔二十步就挖一个坑,把五十斤重的石块埋进去,作为浮桥的固定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