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悄然而至,将冼家村染成一片孤寂的银白。严寒封锁了山路,也似乎暂时冻结了汹涌的暗流。官差依据那独特的草鞋印与蓝色纤维,将侦查重心转向“外来凶徒”,对村内的盘查虽未松懈,却不再如之前那般剑拔弩张,人人自危。赵守仁凭借“献证”之功,暂稳阵脚,对林薇薇的逼迫也稍有缓和。
然而,林薇薇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雪能掩埋痕迹,亦能藏匿杀机。暂时的平静,往往是更大风暴的前兆。她与赵守仁那脆弱的“盟约”建立在流沙之上,随时可能崩塌。那隐匿山中的真凶更如毒蛇蛰伏,其目的未明,威胁未除。
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期,加速践行“筑高墙、广积粮”之策,将自保之网织得更加绵密坚韧。
“筑墙”为先。药园的分散与隐蔽提升至最高优先级。她冒着风雪,以采集耐寒草药为掩护,多次潜入深山,不仅加固了原有分园的伪装,更在迷魂涧更深处、一处极险峻的鹰嘴岩下,发现并初步清理了一个天然石穴。穴口隐蔽,内有微泉,稍加改造,便可成为绝佳的避难所与储藏点。她将部分最珍贵的药材种子、炮制好的精品药散、乃至那点保命的银钱,分批次秘密转移至此,深藏于穴内干燥处,以巨石封口,覆以冰雪枯枝。真正做到了“狡兔三窟”。
同时,她开始系统梳理邓老者所授的野外生存与避险知识。依据岭南冬日特点,她精心扩充了“逃难包”。除原有伤药、火折、干粮外,新增了小巧锋利的柴刀、坚韧的绳索、更详细的周边地形草图(凭记忆绘制)、甚至用猪膀胱制作了简易水囊。她反复演练紧急打包与撤离的步骤,力求在极端情况下能迅速反应。
“广积粮”亦未停歇。与济安堂的明面交易虽中断,但她并未停止“精品”的制作。利用冬日药材质地变化,她尝试炮制了药性更凝练的“浓缩药膏”,体积更小,更易隐藏携带。她还试验了将常见药材与蜂蜜、干果混合,制成高能量的“行军丸”,虽口感粗糙,却能在极端环境下补充体力。这些“战略储备”被小心分装,大部分藏入鹰嘴岩秘穴,棚屋仅存极少量以备不时之需。
技能锤炼更是日夜不辍。于深夜棚屋角落,她借着微弱的灶火余烬,以十倍的小心,继续微量练习“麻沸散”的衍生用法。如何更快地溶于冷水?如何更均匀地浸染布条?如何控制极微剂量使其仅致昏眩而非致命?每一次操作都惊心动魄,失败屡见不鲜,但对药性、剂量的掌控却在失败中悄然提升。她还反复练习银针刺穴的手法,力求精准快速,以期在关键时刻能瞬间制敌或自救。
然而,最大的挑战,依旧来自外界。
赵守仁的“缓和”极其有限且充满算计。他不再直接逼迫,却换了一种更阴柔的方式。他时常“关切”地询问她“可还有新发现?”或“对凶案可有别的猜想?”,言语间充满诱导,试图榨取她更多的价值,甚至暗示若她能“想到”更多指向特定外来团伙的“线索”,将对大家都有好处。林薇薇始终以“惊吓过度、记忆模糊”为由,谨慎周旋,绝不踏出底线半步。
更让她不安的是,村中关于那“蓝色纤维”的流言悄然变味。起初传言是“山匪所遗”,渐渐竟有声音暗指“与某些常年走山货的行商衣着料子相似”。林薇薇闻之心惊,这传言恶毒无比,隐隐竟将矛头指向了与她和孙寡妇有零星交易的王货郎!若此谣言坐实,不仅王货郎危矣,她这条隐秘的财路也可能被彻底斩断,甚至引火烧身!她怀疑这背后极可能有赵守仁的推波助澜,意在逼她慌乱出错,或彻底掌控她的对外渠道。
雪时停时落,村中气氛在表面的僵持下暗潮涌动。官差驻扎不退,时常可见他们冒雪巡山,或在村口盘问偶尔过往的外乡人,但似乎进展甚微。村民闭门不出,取暖的柴烟都显得有气无力。
腊八节悄然而至。往年此时,村中虽贫,也会熬些粗粥互赠,聊添暖意。今年却冷清得可怕,唯有寒风卷着雪沫,敲打着家家户户紧闭的门窗。
林薇薇念及家中尚有少许杂粮,母亲身体需调养,便悄悄熬了一小锅掺了红枣、桂圆干和姜片的腊八粥,香气虽淡,在这死寂的雪村里却格外勾人。她未敢多熬,只盛了三碗与家人分食,余下些许,念及孙寡妇平日照拂,便用一小陶罐装了,欲待夜深人静时悄悄送去。
是夜,雪势又起,天地间一片迷茫。估摸村人皆已睡下,官差巡逻间隙,林薇薇裹紧旧袄,揣着那罐微温的粥,悄步出门,欲快速往返。
雪地反射着微弱天光,四下无人,唯有脚下积雪咯吱作响。她行至孙家矮院外,正欲叩门,忽听院侧柴垛后传来极轻微的“咔嚓”声,似是积雪压断枯枝,却又隐约夹杂着一丝… … 压抑的闷哼?
林薇薇浑身汗毛倒竖, instantly 蹲下身,借柴垛阴影隐藏自己,屏息凝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