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山风已带上了明显的凉意。母亲柳氏那几声压抑的咳嗽,如同秋雨敲打在残荷上,一声声敲在林薇薇的心头。痰中那抹刺眼的血丝,更是让她心惊肉跳。母亲的旧疾,如同潜藏的暗火,在秋燥的撩拨下,终究还是复燃了。
现有的药茶只能日常调理,面对这明显的症候,无异于杯水车薪。林薇薇深知,必须寻求更对症的方药。而能求助的,唯有迷魂涧中那位脾气古怪却身怀绝技的邓老者。
此次进山,心情与往日迥异。少了些许对知识的渴求,多了几分为至亲求医的焦灼与郑重。她精心准备了拜礼:一小罐窖藏最久、风味最醇厚的甘蔗醋,一包新制的、加入了野蜂蜜和坚果碎的健脾药茶丸,还有一小块用攒下的细粮蒸的、松软香甜的米糕。
踏入迷魂涧,谷中雾气似乎比往日更浓,带着深秋的寒湿。她于惯常停留处站定,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邓老先生?晚辈林薇薇,有急事求见!恳请老先生赐见!”
声音在幽谷中回荡,片刻后,崖壁上方传来熟悉的窸窣声。邓老者身影如猿,轻巧落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眉头微蹙:“何事惊慌?莫非又有人时疫?”
“非是时疫。”林薇薇连忙躬身,将礼物奉上,语气急促却清晰,“是家母旧疾复发。咳嗽不止,痰中带血,夜间尤甚,显是肺经受损,虚火灼络。晚辈所学浅薄,束手无策,心中惶恐,特来求老先生慈悲,赐一良方,救家母于危厄!”言辞恳切,眼圈已微微发红。
邓老者闻言,神色稍缓,接过礼物放在一旁,示意她伸手。林薇薇连忙伸出母亲的手腕(她已事先仔细记下脉象特征)。老者三指搭于她腕间模拟脉位,凝神细听片刻,又让她详细描述了舌苔、痰色、咳嗽时辰及伴随症状。
“嗯。”老者松开手,沉吟道,“肺阴亏虚,虚火上炎,灼伤肺络,兼有脾虚痰湿。乃久病耗损之象,非寻常清热可解。需滋阴润肺,凉血止血,兼以健脾化痰。”
他转身走向药篓,一边翻拣,一边如数家珍:“白及,收敛止血,修补肺络;百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川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散结;藕节炭,凉血止血;再佐以茯苓、陈皮,健脾祛湿,杜绝生痰之源……嗯,或可再少佐一味枇杷叶,润肺降逆。”
他每说一味药,便从篓中取出相应药材,或为干品,或为新鲜采集,对药性、炮制要求、用量禁忌随口道来,清晰透彻。
林薇薇凝神屏息,拼命记忆,心中既惊且佩。老者诊断精准,用药君臣佐使分明,直指病根,远非她粗浅认知可比。
“此方配伍,需格外注意火候。”老者强调,“白及、川贝需研粉冲服,效佳;百合、藕节等需久煎方出味;枇杷叶需刷去绒毛,免致咳。切记,虚证宜缓图,不可峻补,更忌寒凉太过伤及脾胃。”
说罢,他竟现场取来小铫铜秤,按比例称量分包,又取出一小包早已研好的白及粉和川贝粉,一并交给林薇薇:“按此分量,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分服。先服三剂观效。若咳血止,咳嗽减,可去藕节炭,加重百合、茯苓,再进五剂固本。”
林薇薇双手微颤地接过那沉甸甸的药包,如同接过救命的甘泉,感激涕零,便要跪下磕头:“多谢老先生救命之恩!晚辈没齿难忘!”
“行了。”老者拂袖拦住,语气依旧平淡,“孝心可嘉,但莫忘‘慎’字。用药如用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你母久病体虚,更需循序渐进,密切观察,随时调整,不可拘泥成方。”
“是!晚辈谨记教诲!”林薇薇重重叩首。
正事既毕,老者目光扫过她带来的米糕,忽然道:“你近日忙于照料药园,进展如何?”
林薇薇心中一凛,没想到老者竟已知晓!她不敢隐瞒,恭敬答道:“不敢瞒老先生,晚辈确在深山寻得一隐蔽处,试种了些紫苏、薄荷、黄精之类,依您指点,撒了草木灰,混种了香草,近日幼苗渐壮,只是……只是时常觉似有人窥探,行事实在艰难。”她略略诉苦,亦带试探。
老者哼了一声,似早有所料:“山中窥伺者,岂止一二?怀璧其罪,古来如此。你既选了这条路,便需有应对之法。今日既来,便再与你一说。”
他竟就着林薇薇带来的米糕和甘蔗醋,席地而坐,一边品尝,一边看似随意地继续讲授起来。内容却不再局限于单一药方,而是深入到了药材的替代与转化。
“若川贝难得,可用浙贝母替代,虽化痰散结之力稍逊,然价廉易得;若逢百合价昂,沙参、麦冬亦可滋阴润肺,只是性味略有偏重;即便寻常梨子,若能巧妙熬膏(秋梨膏),亦具润肺止咳之效,惠及百姓……”
他更是首次提及了一些简单成药的制作雏形!
“如那润肺止咳之方,若药材充足,可尝试将百合、川贝、冰糖等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便于保存服用,效力持久温和,尤宜久咳虚咳之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