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和她室友的离开,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比苏晚晴预想的要更为持久和广阔。
接下来的几天,她明显感觉到摊位的氛围发生了变化。
信任的延续与扩散:
第三天晚上,林薇果然带着她的室友准时出现在摊位前,履行了贴膜的约定。苏晚晴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和细心,清理屏幕、对齐边缘、刮除气泡,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贴膜过程中,她不忘和林薇及她的室友闲聊几句,得知她们是中文系的大一新生。
“学姐,你贴得真好啊,比数码城里那些人都仔细。”林薇的室友举着贴好膜的手机,满意地左右看着。
“熟能生巧而已。”苏晚晴谦逊地笑笑,心里却记下了这个反馈——专业性也是服务的一部分。
临走时,林薇的室友不仅付了贴膜的钱(苏晚晴坚持只收了成本价,算是给老顾客带新顾客的优惠),还买了一个可爱的卡通手机壳。
更重要的是,隔了一天,林薇又带来了另一个同学,说是室友推荐来的,手机充电口接触不良,想来买根质量好点的数据线。
诚信经营的初步回报:
苏晚晴坚持着她那套朴素的“诚信经营”理念。她进货时挑的是质量有基本保障的厂家(尽管价格稍高一点点),对顾客也实话实说。
“这种透明的壳用久了可能会有点发黄,但是韧性好。这种颜色的相对来说耐脏一点。”
“数据线如果非正常使用拉扯坏了,你拿过来,只要不是人为损坏太严重,我可以帮你试试看能不能找厂家换。”
她不像有些摊主那样夸夸其谈,而是客观地说明商品的优缺点,并尝试提供微弱的“售后保障”。这种坦诚,在学生群体中反而建立起了一种难得的信任感。
差异化服务的吸引力:
“免费贴膜”依旧是她的金字招牌。她不仅免费,而且追求贴得完美。她会根据手机型号提前裁剪好合适的膜,准备好清洁工具包。有时候遇到手抖或者对不准的顾客,她会耐心地帮忙,甚至贴两三张直到满意为止。这个小服务,为她留住了大量潜在客户——很多人在贴膜的同时,会顺带看看手机壳和数据线,成交率大大提升。
她还准备了一些成本极低但很实用的小礼品,比如手机支架、屏幕清洁布。对于一次性购买金额稍高或者像林薇这样带来新顾客的“老主顾”,她会主动送上一个。“这个小礼物送你,谢谢惠顾。”这种小惊喜,往往能换来顾客会心一笑和更高的满意度。
回头客的初步形成:
渐渐地,苏晚晴的摊位前不再总是陌生面孔。她开始能认出一些熟悉的身影。
“学姐,我又来了,上次那个数据线被我室友看上了,硬是给她了,我再买一根。”
“老板,帮我看看这个壳子有没有我手机型号的?”
“同学,我室友让我来问问,你这里有没有iPad的膜?”
这些回头客和经由口碑而来的新顾客,构成了她生意的基本盘。虽然每个人的消费金额都不大,但聚沙成塔,细水长流。
初尝“品牌效应”的甜头:
她不再需要像最初那样声嘶力竭地叫卖才能吸引零星注意。现在,她只需将招牌立好,偶尔吆喝几声“免费贴膜”,就能自然吸引到目标客户。有些学生甚至直接慕名而来,“就是这里,那个贴膜特别仔细的学姐摊子。”
她,苏晚晴,以及她的“免费贴膜”和相对可靠的商品质量,在这个小小的夜市学生客群中,开始形成一个极其微缩但真实存在的“品牌”认知。
月底盘算,她不仅彻底摆脱了现金流断裂的危机,补上了之前亏损的部分,还净赚了八百元。这八百元,是她人生中第一笔完全依靠自身智慧、勇气和坚持挣来的“巨款”。
握着这些零零散散、带着汗水和体温的钞票,苏晚晴感受到的不再是最初那种生存压力缓解后的虚脱,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扎实的力量感。
她隐隐意识到,在商业的世界里,除了冷冰冰的价格和成本计算,还有一种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叫做口碑,叫做信任。这种力量,或许比单纯的低价竞争,走得更远,也更稳。
山海之遥,似乎并非只有硬闯一条路。用心经营,积累寸功,亦能聚沙成塔,一点点地将那看似不可逾越的距离,悄然拉近。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