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户册,盘查太仓,调集民夫......一桩桩皆是迁都长安的必经之事。
太仓里的五铢钱堆积如山,需得装上辎车,一车一车地运往长安。
雒阳百万之众,高门寒户,贫富悬殊。豪族世代盘踞,寒门艰难求生。要将这些人悉数迁徙,又谈何容易?
此等大事,绝非一夕可竟。
西凉将士多在东线与关东联军厮杀,能抽调出来护送迁都的兵马实在有限。
王匡领河北之众,酸枣聚兖州之师,尚不足惧。可那阳人城的孙坚却着实令董卓头疼。几番交战,西凉军竟奈何不得此人。
难怪董卓常说:"但诛二袁、许表、孙坚,则天下归心。"
......
此刻,董卓满面涨红,气息粗重。
"数月过去,迁都之事竟只完成二三成!关东逆贼处处掣肘,叫老夫如何施展?"他怒视李儒,声音嘶哑。
李儒摇头叹息:"雒阳世家世代扎根于此,尤以内城南阳大族最为顽固。他们暗中拖延,这才......"
"啪!"
董卓一掌击水,水花四溅。
"待老夫收拾了关东那群逆贼,定要叫这些蝼蚁知道厉害!"
话音未落,他突然怪叫一声,猛地从水中站起。一旁的采女猝不及防,被掀翻在水中,呛得连连咳嗽。
" ** !"
董卓一把揪住采女的发髻,面目狰狞:"你竟敢伤我?"
那女子浑身湿透,边咳边求饶:"相国......妾、妾身实在受不住这池水......"
然而求饶声戛然而止——她的脸已被狠狠按入水中。
采女被闷在水中,挣扎着拍打水面,水花四溅。
渐渐地,她的动作越来越慢,双臂无力垂下,最终不再动弹。
李儒冷眼旁观,他早已见惯了这种场面。
投靠董卓一年多来,他深知董卓惯用酷刑震慑人心,但凡触怒他的人,无一例外都难逃一死。
刑杀立威,是董卓驾驭西凉强兵、震慑羌人的手段。
能统率虎狼之徒的人,必视杀戮为寻常。
董卓随手将 ** 丢进池中,转身对李儒道:“如今袁绍、袁术内斗,关东贼寇暂时无力进犯,若不趁此机会完成迁都,老夫还要在洛阳耽搁多久?”
“可那些许氏宗亲会坐视不理?他们必会阻挠,若不先给他们点教训,他们岂肯乖乖听话?”
李儒会意,答道:“卑职明白。许氏联盟敢北上洛阳,无非是倚仗相国与关东贼寇缠斗,无暇顾及他们,他们才得以从中渔利。”
“如今二袁相争,关东贼寇暂不会与相国为敌,相国便无需在宗亲与贼寇之间周旋。若能借此机会铲除荆益两军,必能除去心腹大患。”
董卓披上长袍,冷笑道:“正是如此。若二袁联手,老夫或许还需拉拢许氏制衡。可如今他们自顾不暇,留着这些宗亲有何用?老夫已为天下所不容,杀不杀他们又有何分别?”
这就是所谓光脚不怕穿鞋。
李儒沉吟片刻,又问:“若急切之下未能攻破宗亲联盟,又当如何?”
董卓哼了一声:“若能攻破,自然一劳永逸;若攻不破,那就谈!他们北上,无非是想讨些好处罢了。”
李儒很快领会其中深意,赞道:“相国谋略深远,卑职佩服。”
董卓大笑道:“许焉、许表之流,妄图用大义要挟老夫,简直可笑!老夫定要让他们明白,老夫与二袁那帮贼子,可大不相同。”
荆州军主帐内,许衡向众将领引荐了前来投效的李典。
“曼成是我在巨野担任县尉时的故交,出身陇西李氏分支,这次特意带人从巨野赶来,还专程绕道南阳与颍川交界处行军,成功引起袁术猜忌。若非曼成运筹,袁术岂会为我军敞开南阳通道?”
李典躬身道:“如今天下大乱,奸雄并起,公子北上救驾乃顺应天命。典能略尽犬马之劳,实属荣幸。”
许衡轻抚佩剑:“曼成选些得力亲卫随军,其余人马可交由信得过之人带去襄阳。我会修书禀明家父,待队伍抵达,家父自会妥善安置。”
“诺。”李典肃然应答。
这支由李氏族人及门客组成的千人队伍虽声势浩大,但其中妇孺老幼混杂,战力悬殊。许衡只挑选了三百精锐编入行伍。
作为陇西李氏旁支,这次举族南迁在宗族内掀起轩然 ** 。原本在兖州有本家李进、李乾照应,如今远徙荆州,前途未卜。
李典在族议时据理力争:“兖州如今许岱、桥瑁、张邈多方割据,更有青州黄巾虎视眈眈,旦夕便有倾覆之危。而荆州刺史许表重文治、轻征伐,南郡远离中原战火,正是开枝散叶的福地。”
他隐去不甘久居人下的心思,又补充道:“许校尉与我有旧谊,如今深得许使君器重,必能保我族周全。”这番说辞终使族人下定决心。
李氏分支南迁的消息宛若惊雷。虽然这支势力远不及本家显赫,但其举动作向,却让北方豪族们窥见荆州许氏招贤纳士的胸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