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连串动作,犹如当众扇了袁绍一记耳光。
荀谌读完缣帛内容,仔细折好交还袁绍。
"袁公路这招确实高明。"荀谌由衷赞叹。
"呵,不愧是袁某的好兄弟,时刻不忘给我难堪。"袁绍接过缣帛随手扔在一旁,语气平静却暗含怒火。
"袁公路与您向来不和,却不想如此狭隘,值此危局竟另起炉灶。虽占得先机,却也暴露其目光短浅,您不必太过在意。"
袁绍仰望帐顶,幽幽道:"友若以为我气的是他背叛?他的为人,我早已知晓。"
"那您为何......?"
"我只是懊恼低估了他的能耐。"袁绍眯起眼睛,"拥立陈王这步棋看似愚蠢,实则精妙。"
荀谌点头:"原以为以袁术之能,最多不过另立许氏宗亲。但请立许宠为储君......确实高明。既不算僭越废立,又为汉室谋后路。若天子遇难,董卓便无法另立新君......倒让他做了忠臣。那些宗亲也只能指责您,却挑不出他的错处。"
袁绍长叹:"没想到竟输他一着。"
荀谌沉思片刻,忽然道:"有件事颇有蹊跷。"
"何事?"
"您只顾恼怒袁公路之事,却未在意宗亲联盟对您立帝之举的责难。"
袁绍轻笑道:"有何奇怪?我请立许虞是为汉室江山考虑,许伯安却顽固不化。事情不成,那些宗亲自然要跳出来主持'大义'。"
荀谌眉头紧锁:"话虽如此,但其中有个疑点......"
"什么疑点?"
(袁本初亲赴渔阳劝说大司马登基未果,遂退驻浮阳。谁料就在此时,南方拥戴天子的两位皇族竟联名弹劾......纵然大司马要将此讯息传递至荆州,往返至少需月余光阴,更何况当时袁公路尚未公开表明立场......
袁绍听闻,身形猛然一颤。
他凝神沉思片刻,面露疑惑:"此事着实蹊跷......若果真如此,消息必非大司马所泄......那究竟是何人向荆益联军通风报信?"
这确实难倒了袁绍与荀谌。实际上此事根本无人告密——皆因许衡乃异世来客,对此事早已知晓。
正因如此,任凭袁绍与荀谌如何智谋过人,也绝无可能推测出 ** 。
沉默良久,袁绍长叹:"唯有一种可能了。"
荀谌立即会意:"明公是说......袁公路故意将此消息透露给宗室联军?"
"此事袁某仅暗中告知公路、孟卓、公节及孟德等寥寥数人。其中会行此卑劣之举者,唯有公路。"
荀谌不由叹息:"同宗相残,竟至如斯地步。"
想到可能被袁术算计,袁绍顿感屈辱难当。
"袁某岂能甘心......友若,如今局势,该当如何?"
荀谌拱手道:"袁公路此计对明公极为不利。眼下荆益联军已出南阳,不日将逼近雒阳。彼等既以护驾之名出兵,诸侯便不宜再讨伐董卓。如今明公当务之急有二:其一,设法掌控冀州......"
袁绍颔首。
从韩馥手中夺取冀州,本就是他既定之策。
"其二呢?"
"派遣使者与荆益联军修好。袁术之所以能反客为主,凌驾明公之上,皆因其拥立陈王为储,又得荆益联军默许。而明公却遭其声讨......如今宗室声望正盛,且观其言行,明显偏向南方,而非大司马。"
袁绍沉吟道:"现今谋取冀州,麾下人才匮乏,一时难以遣使南下。孟德此刻身在孟卓处,袁某可亲笔修书,托其代为联络荆益宗室。友若以为如何?"
荀谌道:"谌当竭力助明公谋取冀州,难以远行。若曹孟德能替明公说服南方宗室,倒也可行。只是不知此人是否可靠?"
袁绍朗声道:“孟德与我情同手足,可托付重任!”
雒阳城北坐落着南北两宫,永平二年始建。北宫呈长方形,占地千亩有余,设三门,南门外立有双阙。宫内殿宇林立,最宏伟者当属西侧的德阳殿,殿基高约两丈,横亘近百步,可纳万众。另有崇德、宣明等殿宇,及芳林、濯龙二园,与南宫由复道相连。
南宫位于城南,亦作长方形,设四门。正 ** 的前殿最为雄伟,周围环列乐成、嘉德等十余座殿阁。
这日拂晓,一名清瘦文士疾步闯入西园。此处现居着 ** 刘宏的嫔妃宫人——自董卓掌权后,便将她们尽数迁居于此。
按例, ** 驾崩后部分嫔妃应遣散出宫,但因当时宦官外戚争权,无人顾及此事。待董卓 ** ,这些女子反成了意外之财。董卓每逢闲暇便来此 ** ,夜夜更换新人。
刘宏生前极好新奇,西园卖官不过其诸多创举之一。在闺帷之事上更是别出心裁:命宫女身着开裆裤以便随时临幸,堪称野合之始;又将西域贡品"茵墀香"煮汤供宫女沐浴,脂水汇流成河,美其名曰"流香河"。如今这些奇思妙想,尽数落入董卓囊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