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被描绘成困龙之所长安,曹操和董承等汉臣的举动被视作谋朝篡位。
于是调集境内所有军队,号称六十万大军南下征讨曹操。
曹操750猛地拍案大笑,起身踱步数圈。
实则内心波澜起伏,甚至暗藏忐忑。
这场决战关乎生死存亡——胜则雄霸北方,败则满门倾覆。
若能击败袁绍,北方诸州兵力尽归麾下,不出数年便可拥兵百万。
粮饷军械自会源源不断汇聚而来。
若败...
必将无处容身,全家老小都将成为袁绍彰显"勤王"大义的祭品。
是成为北方霸主,还是重蹈袁术覆辙,全系此战。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哈...哼!"
"哈哈哈!!"
曹操负手走到荀彧面前,突然笑道:"没想到竟是刘备给袁绍送了个出师之名。"
"刘备啊刘备!"
他怅然长叹。
"这些年总觉得少了什么,只因诸事顺遂未曾察觉。如今方悟——此獠当真可恶!"
"这丧家之犬逃到冀州后虽寸功未立,麾下不足万人,却偏偏是最关键的那枚棋子。"
曹操凝视荀彧强笑道:"文若可知为何?"
荀彧正色拱手:"袁绍缺个师出有名的借口。背汉恶名会导致士族离心,豪强四散。"
"而这位从许都出走,受封皇叔的刘玄德——"
"当今天下刘姓诸侯唯剩刘璋、刘表,唯独他是从天子身边走出来的皇亲。"
"那'血诏'之说,自然令人信以为真。"
曹操微微颔首。
这才是致命的关键。
曹操冷笑一声,“可惜啊,我麾下大军早已向邺城开拔,此刻想必已与逸风会师。”
“邺城驻守精兵十万,他袁绍有何能耐在一年内攻破?”
“况且官渡尚有第二道防线,主战场当在官渡至延津一带。此等大战,非数年不可分胜负。本相尚有充裕时日招兵买马,巩固后方。”
“此次决战袁绍,胜负关键全系于逸风。本相要亲赴邺城,与逸风共抗袁绍!”
“这!”
曹仁闻言顿时色变。
他急步上前,欲言又止地站在曹操面前。
“子孝?”曹操眉头一皱,“为何吞吞吐吐?有话直说!”
曹仁抓耳挠腮,目光扫过帐内众人。知情者纷纷低头,不知情者却竖起了耳朵。
半晌,他终于硬着头皮道:“主公容禀,大军方才渡过官渡,现驻扎于黎阳以南,距邺城尚有数日路程。”
“什么?!”曹操勃然大怒,“才到官渡?!”
“今春伊始,本相就急令他们北邺城会师!就是防着袁绍突然发难!”
“他们竟敢拖延至今方过官渡?!”
曹操气得浑身发抖,双目圆睁:“兵贵神速!行军迟缓必生粮草之患!”
“这帮混账究竟在作甚?!”
曹仁连连后退,面露窘色。
“这...这个...”
曹操怒视着他,面部肌肉不停抽搐,眼中尽是焦躁。如此贻误军机,已失先机!
此时赶赴战场,既不能休整士卒,又来不及排兵布阵,更遑论勘察各处要道。
完善战阵部署至少需十余日反复调整。
本可让袁绍长途跋涉之师未及休整便遭迎头痛击!
可如今...
他们居然刚刚渡过官渡?!
曹操猛然转身,一脚踢翻桌案,暴怒咆哮:
"废物!!"
他铁拳重重砸在曹仁胸膛,咬牙切齿道:"立刻集结全军!一兵一卒都不许延误!马上向邺城进发!"
曹仁会意,仓皇领命而去。
望着匆匆离去的背影,曹操突然喉咙发紧——方才满腔话语竟半句也吐不出来。
恰在此时,一骑龙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进校场。那骑士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台阶。
"前线急报!"
满堂文武顿时骚动:
"龙骑兵?!"
"莫非许将军..."
"邺城失守了?"
"该不会..."
嘈杂私语中,曹操额角青筋暴起。
龙骑兵大步流星穿过厅堂,从背囊取出一卷竹简:
"主公亲率典韦将军奇袭并州军,斩首八千,降卒数千,大破袁绍三万大军!缴获粮草军械不计其数!"
"此乃许将军亲笔所书《十胜十败论》!"
曹操瞳孔骤缩。
好个许衡!
竹简哗啦展开的瞬间,曹操厉声道:"快说!何为十胜十败!"
“君侯列出十胜之道: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有此十胜,如何能败!”
“君侯又言,其帐下谋士有贾诩、郭嘉、陈群、徐庶,猛将如张辽、赵云、典韦、高顺。”
“六万精兵外加两万新卒,多年积蓄的财富尽数投入此战!”
“袁绍无许衡相助,而丞相得许衡辅佐!此乃天意所归!天佑曹公,不佑袁氏!”
“好!甚好!”
曹操闻言大悦,心神顿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