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刘协端坐御案前,手中捧着颍川太守许衡的奏章。今年夏旱肆虐,颍川各乡县粮荒严重,郡内十余世家商贾联手官府开仓济民,救助灾民十万之众,甚至将余粮输送至关中,解了诸侯军中缺粮之困。
"诸卿,"天子目光扫过殿中文武,"这位许太守去岁平定青徐百万黄巾,今又救民于水火。此番赈灾耗费军粮三万五千石,颍川各族捐助逾五万石。太仓存粮,可曾能拨补?"
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已然显露不凡。当年董卓正是看中这份沉稳才智,才废刘辩而立刘协。此刻他心中明镜似的——许衡这般既能安邦又能济世的贤才,正是朝廷急需的栋梁。
年初西凉马腾、韩遂险些助他脱出樊笼,如今这位许太守,或许也能成为助力。
"陛下明鉴,许衡虽确实施粥赈灾,但......"郭汜与张济相视一眼,浓眉紧锁。他们至今难忘那个来兜售粮草的典韦,却一时语塞。
典韦率骑兵突袭军营,伪装成山贼烧毁粮草,随后又假意前来卖粮。这贼将行事作风与 ** 无异,活脱脱就是白波贼与黑山军的手法,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根本就是一伙的。
那贼将身形魁梧异常,活似云中金刚,生得高大威猛,模样凶悍不好说话。
朝廷耗费大量金银财宝,连 ** 器物、车马服饰都拿去交换,才勉强换来三万石粮食。
何来三万五千石之说?
这道奏表简直厚颜 ** ,偏又无从查证,如今还敢来要粮,岂能答应?
但张济和郭汜无法当场反驳。
今日李傕也在朝堂之上。近来李傕与郭汜互相猜忌,嫌隙渐生。当初太仓粮草被侯文私开赈灾,其中大半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这侯文正是李傕的亲信,若让李傕知道他们暗中囤粮,恐怕又要起 ** 。
刘协面带温和笑意,轻声问道:"二位将军莫非认为不该嘉奖这位大汉忠臣?"表面平静,实则心中发虚。
他虽能惩治不少朝臣,但对郭汜、李傕及其党羽却无可奈何。这些权臣把控朝政,只放出了些许行政职位,为的是维持地方政务运转。
郭汜脸色阴沉,冷声道:"此等人有何可赏?即便真得民心,又率士族赈灾,也不该全数补偿。不如以长安歉收为由,拨六千石军粮了事。"
几名文臣立即附和:"如此甚好。"试图劝说刘协打消念头。
一位瘦削老臣出列,躬身道:"陛下若担心其不满,可再封亭侯之爵,食邑三百户。将许县附近某亭封予他,必能令其感恩戴德。"
所谓食邑,就是将封地赋税赐予许衡,境内百姓皆为其封民。像这般分封一亭,通常就是亭侯爵位。当年关羽的汉寿亭侯听起来气派,实则不过是众多亭中的一个。
"就这么办吧。"刘协点头应允,深深看了眼面前老者。
此人名唤贾诩,正是他最忌惮的谋士之一。
董卓死后,王允执掌朝政。以王允的为人,短期内可稳定局势,日后或会逐步还政,但因其功绩卓着,仍将长期受重用。
不料数月间,李傕、郭汜收编董卓残部,突袭长安。王允遇害,都城再度陷落。后经查证,此计谋实为贾诩所献。
寥寥数语便翻覆天下局势,使李傕、郭汜从败军之将摇身变为当权者。贾诩手段高明,如今更受二人器重,位高权重。
朝堂上,刘协简短交代驻军换防事宜后,挥手止住欲发言的臣子。退朝后,少年天子暗自记下许衡之名——相较于各地割据诸侯,这位赈济灾民的官员显得尤为难得,需遣人详查。
春回大地时,许县开始各项建设,同时储备新粮。一份封爵诏书送至:"闻卿剿贼有力,特封青亭侯,兼典农中郎将。"诏书简练直白,全无后世那些繁复格式。
突如其来的封赏令许衡喜出望外。郭嘉郑重行礼道贺,指出:虽亭侯爵位不高,但得朝廷正式敕封,待乱世平息后将显其价值。当然,若无实力镇守,封号不过虚名。
"陛下倒是慷慨,多给了六千石粮。"许衡笑意盈盈。郭嘉却面露忧色:"只是不知这恩典,究竟出自天子本意,还是李郭授意。"
许衡坚毅的面容上露出笑意,霍然起身负手而立,沉声道:"管他谁的主意。"
"既然天子这般仗义,咱们也得回敬一份大礼。"
"传令典韦,整军备战。"
郭嘉闻言骤然变色,惊道:"出兵?!"
"往何处出兵?"
"出兵?!我军现有新卒三千,总兵力万余,龙骑兵增补三百,另有宿卫死士千人。可这...可有军令在身?"
郭嘉对军中建制了如指掌,但无令调兵实属大忌。
如今既无假节之权,虽为郡守可自主用兵,也需禀明主上,否则......
"要那劳什子作甚?既放我出来做这封疆大吏,谁还管得了我许某人?"
许衡咧嘴一笑,狂态毕露。
他心知肚明,今冬过后至来年春耕,必有一场恶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