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见笑了。"陈群躬身行礼,暗自忧虑:待到春耕时节,只怕家中佃户又要流失大半。
衙门登记户籍时,根本不在乎你的奴仆身份。说白了...许衡不仅实施仁政,努力让每个百姓都有活计可干。
他连奴隶的身份都不计较,直接给这些奴籍之人重新做回平民的机会。
这分明是在打压世家大族。
** 裸的打压。
可陈家对此毫无办法。陈纪天天在家把许衡骂得狗血淋头,说这老东西简直是个...
但光骂有什么用。
还只敢躲在家里骂。要是在外头被老百姓听见,立刻就会遭到指责和嘲笑。
实在惹不起,许衡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噢,我来是想问问,许昌县令这个空缺,你有兴趣吗?"
许衡背着手在大厅里踱步。
东张西望,显得心不在焉。
确实不够气派了,看来陈家真是元气大伤啊。
陈群敏捷地放下碗,壮实的身躯猛地站起来,鼻子都有些发酸。
连忙上前,对着许衡深深鞠躬:"多谢大人器重,在下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
再不当官,家里恐怕连锅都揭不开了。
这位大人虽然不是什么...但逼着他们世家一起救济灾民,开仓放粮这招...
比...可厉害多了。
许衡轻咳几声,左右瞟了瞟,说道:"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给朝廷写份奏章。"
"这次救灾总共用了三万多石粮食,本来要还的粮食,现在替主公救济灾民,挽救大汉危局了。"
陈群听到这话,差点哭出来。
您真是...比...狠太多了。搞了半天立下军令状后,借来的三万石压根没打算还...还想再要点多余的。
"没问题吧?这三万石确实都用来救灾了,对吧?"
陈群无奈点头:"对。"
"我没骗人,对吧?"
"对,大人确实没有 ** 百姓。"
许衡又拍拍他的肩膀,咧嘴笑道:"那还得算上我们这些兄弟的辛苦付出,还有几百人跋山涉水把粮食运到关中,这不算钱吗?"
**
陈群勉强点头,“算……算吧。”
“这就对了!”许衡一把搂住陈群的肩膀,笑容满面,“直接向朝廷请粮三万五千石。另外,再给主公写封信,就说是为了曹氏的名声,咱们原本已凑齐这三万五千石准备归还,不料关中粮价暴涨至五十万钱一石。多出的五千石,正好抵掉军令状里那笔额外的五铢钱。”
陈群摇头苦笑,低声嘟囔:“这也太 ** 了……”
“你说什么?”许衡没听清。
陈群立刻正色道:“没什么……我是说大人英明。”
……
兖州。
曹操这一年稳固徐州后,又稳住陈留,重新分发百万石粮食赈济灾民。
听闻许衡在颍川的手段,只需引灾民涌入,各地士族富商便纷纷开仓赈灾,比以往官吏上门求粮更有效。
“这个许衡……”曹操拿着竹简,与荀彧并肩走出衙署,无奈失笑。
荀彧跟在后面,满腹苦水却无法言说。
荀氏这次损失惨重,因荀彧身为曹操心腹,不能落人口实,几乎倾尽家财。
幸好他和荀攸常驻东郡,尚有部分家产能接济族人,否则祖籍那边恐怕难以维持。
曹操继续道:“今年关中大旱,粮价飞涨,一斛粮食竟值数十万钱,甚至有人用金银换粮……实在可叹。”
“听闻天子命侯纹开太仓赈灾,却被层层克扣,以致关中 ** 严重,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况。”
“许衡派典韦领兵向张济、郭汜的军队售粮,换回大量钱财玉器,几乎满载而归。”
“他这回是真发财了。”
曹操闻言瞪大眼睛,哈哈大笑:“我早说过,他绝不会吃亏!”
笑罢,他忽然收敛神色,问道:“许县得了这笔钱财,是否该着手修建了?”
荀彧点头:“确实该动工了。”
荀彧轻嗯一声,“他们在颖水与黄河两岸设了多处善堂施粥赈灾,目前已安置流民逾六万,照这势头人数还会继续攀升。”
曹操颇为认同地颔首,确实如此。眼下虽缺屋舍安置,但聚集了人力便有了移山之力,不出两年必能建起成片安居之所。
“另外,这个……”
荀彧从袖中取出竹简递上。
“是许逸风的奏表吧?”
这话让向来持重的荀彧忍俊不禁,“主公英明,您…您自己过目便知。”说着竟笑出声来。
曹操诧异挑眉——能令这位颍川名士失态发笑?他展开竹简细看,笑容忽然僵在脸上,怔了瞬息。
抬头与荀彧四目相对,两人同时放声大笑。
“好个许逸风!半点亏都不肯吃。”曹操抖着竹简笑道,“这奏表定是同时抄送朝廷了。”
“想必如此。”荀彧摇头苦笑。
这般正大光明厚颜讨要的聪明人,倒不惹人厌烦。与那些蝇营狗苟之徒迥异,分明是阳谋掠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