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依靠世家大族,又掌控着城内大量奴籍与田产——这背后的深意,他心知肚明。
为此他急于面见许衡。
必须摸清这位将军的真实秉性。
毕竟传闻中此人曾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于毒,五十轻骑敢冲数十万大军,无论真假都彰显其悍勇本色。
倘若曹公就是要用他来清洗颍川呢?
届时恐怕唯有荀氏能得以幸免。
思及此处,陈群突然驻足。
随即转身折返。
门前典韦横眉冷对:"作甚?"
陈群长揖及地,肃然道:"恳请将军通报,若大人正在休憩,在下愿在此守候。"
典韦懒懒抬了抬眼皮:"那便候着吧。"
吱嘎——
随着刺耳的关门声,典韦径自去前院生火烤肉了。
陈群面部肌肉微微抽动。
怒火方起又强行按捺,最终如石像般伫立门外。
与此同时,东郡鄄城。
曹操正凝视着许衡送来的竹简。
荀彧与戏志才却面露困惑。
"为何偏选许县?"
"许县虽文风鼎盛,有陈氏根基,但地狭物薄,易攻难守。"
"若要重建,耗费恐难估量。"
戏志才摇头道:"我曾久居许县,周边皆穷山恶水。"
荀彧眸光闪烁,欲言又止。
他沉吟片刻,终究起身向曹操郑重行礼。
"主公,逸风离营前我曾托他带一封家书。若他前往颍阴,荀氏定当鼎力相助。但近日家书提及,逸风只是日夜操练兵马,剿灭贼寇。"
"至今已荡平三处匪寨,又将大营扎进山中。虽商旅往来频繁,却未与任何士族往来。"
"倒像是在立威。"
曹操轻哼一声,笑意更浓:"早料到了,他若肯曲意逢迎反倒稀奇。"
"颍川春耕在即,眼下这般情形,只怕田亩不足,他军中存粮怕是......"
"必然捉襟见肘!哈哈哈——"
众将闻言哄笑。
颍川这地方,交给许衡这等烈性子正合适。待他真的动起手来,再遣人接手便轻松许多。
"咱们倒是捡着便宜了。"
夏侯渊偷笑着扯了扯兄长衣袖。
"回头从族里荐人去接管,正好坐享其成。"
夏侯惇冷眼相对,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此刻满朝文武都明白,许衡驻军许县却拒交士族,已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既不肯向士族低头周旋,又不敢进驻繁华城镇引发反抗,只得借 ** 练兵维系局面。
如此积攒民望,收效终究有限。
唯刘备在客席位若有所思。
他居于左首次席,按礼不得妄议军政,只静听众人言语。闻及许衡近况,心中渐如明镜。
"先慑士族以立威,再取信于百姓......许衡求的是民心,非士族青眼。"
想通此节,刘备嘴角微扬。
虽未置一词,心下已了然——
许衡与己,方为同道。
与曹氏,终究殊途。
刘备踏入曹营后方才得知,当年攻打徐州时,正是许衡击退夏侯渊,坚持要以仁德之心对待徐州百姓。
正因为如此,才赢得了徐州百姓的拥戴。
甚至还有平民百姓的支持。
这一次,想必也是一样。
得民心者,自然无往不利。
这位许衡,真想与他秉烛夜谈,纵论天下。
“呼……”
刘备深深吐出一口气,心中对许衡的兴趣越发浓厚。
“玄德,你可愿去辅佐逸风,执掌汝南郡?”
曹操突然开口,这句话让刘备一时愣住。
主要问题在于,汝南并非美差。葛陂平定后,仍有数股残匪藏匿山林,筑寨为患,劫掠过往行商。
这同样是个烫手山芋。
刘备从容起身,面色不改,既无惊喜,也无诧异,将所有心绪深藏于内。
不悲不喜。
他先恭敬行礼,而后才冷静思索。
即便日后治理得当,也只会替曹操做嫁衣。
即便能暂领豫州,也不过是虚职州牧。但……至少能积累声名,扩充兵马。
也罢,未尝不可接受。
刘备朗声道:“谨遵曹公之命,无论何职,备必当竭尽全力。”
“好!”
曹操满意点头,“那逸风便托付给玄德了。”
**“这还需要帮忙?”几名将领相视一笑,顿时心里舒坦不少。
“看来这许衡,打仗是把好手,抢功夺利也有一套,但治理地方的本事未必高明。”
“那可不,颍川还能有多少贼寇让他剿?真要是肃清了,顶多捞个善于治乱的名头,就得换人了。”
“如此正好,等四族和许衡闹翻,咱们再接手不迟。”
宗亲将领们低声议论,脸上尽是得意。
形势已然明朗——许衡不通权谋,又无士族根基,缺乏声望。
仅凭战功和兵马,难以获得世家青睐。而荀、钟、陈三族,皆有族人在曹操麾下为官。
其中,尤以荀氏势力最大。
如今兖州世家大势已去,荀氏一族已然崛起为首。
面对荀彧与荀攸这般人物,许衡岂敢轻易开罪?
倘若境内世族尽数凋零,主君必将折损众多贤才,届时非但无功,反而要担重责。
帐中诸将虽与许衡无宿怨,却多有过节交恶。
每逢战功较量,众将嫉恨难平,偏生无人能及他半分。
此刻听闻他处境艰难,众人心下自是暗喜。
曹操未理会周遭私语,仍对刘备言道:"朝廷任命诏书开春即至,玄德治汝南当平乱安民,施仁政与颖川呼应,如此豫州可定。"
其策简明:颖水贯通两郡,彼此守望相助。
内无祸乱,民生安定,政事自然昌明。
况二人皆非宗亲,既可相互牵制,又难结党营私。
"备谨记,为政首在安民。汝南未靖,自当竭诚以赴。"
豫州各郡尚缺官员,这兖州腹地之事,仍需曹操亲自擘画。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