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左丰远去,皇甫嵩方缓步而来,抱拳道贺:「恭喜伯渊擢升讨贼中郎将;」
「如今你我同阶,日后必当鹏程万里!」
话音里透着感慨。
天子对苏烨当真青眼有加!
年仅十七便官至中郎将。
其子年长许多,却文韬武略皆未成器。
实难相较!
「将军言重!」
苏烨谦逊回礼:「晚辈阅历尚浅,需研习之处甚多,岂敢与皇甫将军这等名将比肩?」
「不过侥幸得蒙圣眷,方能屡获擢拔。」
「且将军昔日战功远胜于我,封赏未至,仅是累积待发;」
「待平定叛乱,拜将封侯位列九卿,不过反掌之间。」
他确有自矜之本。
但亦需审时度势。
岂会真以为同阶便可与皇甫嵩平起平坐?
无论资历抑或根基,皆相差甚远。
「伯渊过谦了!」
皇甫嵩嘴上如此说,内心却对苏烨谦逊的态度颇为赞许,目光中更多了几分赏识。
他直截了当道:"你能恪守本心,不骄不躁,日后成就定会超出我的预期!"
"然而——"话锋一转,他微微蹙眉看向苏烨,"有些话或许交浅言深,伯渊若愿听便听,不愿就当我没说。"
"请将军指点!"苏烨立即恭敬行礼。
皇甫嵩见状满意颔首,正色道:"我见你先前与左丰相谈甚欢,待他颇为礼遇;"
"他身为天子使者,这般应对本无不妥;"
"但如今朝中宦官专权,闭塞圣听,与我等士族官员势同水火;"
"你乃苏武后人,同属士族一脉,若与宦官往来过密,难保不会遭人非议;"
"不必刻意开罪这群小人,免得徒生事端;"
"你初入朝堂未有根基,得罪他们实为不智;"
"同理,亦不可与之过从甚密,否则恐被视作阉党,遭士族排挤,葬送前程,切记!"
言罢,皇甫嵩转身欲走。
"深谢将军教诲!苏烨没齿难忘。"苏烨郑重长揖。
这些他自然心知肚明。
作为穿越者,他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
但皇甫嵩这番肺腑之言,确是出于提携后辈的善意。
这份情谊,苏烨铭记于心。
"不嫌我多事便好。"皇甫嵩背身摆手,"今日尽兴庆功,明日启程赴东郡。"
"遵命!"
苏烨恭敬地领命应答。
身居讨贼中郎将之位的他,面对持节统帅兖州军务的皇甫嵩,自然要遵从调遣。
回到营帐时,
黄忠、典韦与戏志才等部属纷纷上前祝贺。
"恭贺主公荣升讨贼中郎将,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苏烨展颜笑道:"同喜!"
随即擢升黄忠、典韦为军司马,任命戏志才为中郎将从事。
三日后,
苏烨率部与皇甫嵩分兵,直取东郡东阿。
此时东阿城正遭数千黄巾军围困,形势危急。
城外喊杀震天,
城内士族薛房焦急地对守城指挥程昱说道:
"仲德,如此下去城池必破。你可有退敌良策?"
程昱无奈叹息:
"能坚守至今,已是仰仗诸位与百姓鼎力相助。兵力悬殊,实难为继。"
他手中仅千余临时征召的民兵,
兵器甲胄短缺,
滚木礌石皆取自拆毁的民居。
薛房之所以对程昱如此礼遇,完全是因为时局所迫。
若在往日,以薛房为首的东阿豪强官吏们,根本瞧不上程昱这等人物,认为他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徒。
这般评价倒也公允。
程昱其人确实如此。
他本名程立,为求出人头地,某日竟宣称梦见自己立于泰山之巅,双手托日,自诩为"佐世之才"。
于是改名程昱。
这般自我标榜的把戏在士族间并不鲜见。
远有"卧冰求鲤",近有"孔融让梨",皆是为博取声名的惯用伎俩。
毕竟想要举孝廉入仕,纵使家世显赫,表面文章也须做得漂亮。
程昱的打算本无不妥,可惜他缺了最重要的东西——够硬的靠山。
无人捧场助威,这般造势之举反倒成了笑柄。
不过若能守住东阿城,想必日后东郡再无人敢轻视于他。
"唉!"
薛房听罢不由长叹:"难道真要弃城逃命?"
多日筹谋,终究难逃破财免灾的结局?
"未必如此!"
程昱急忙劝道:"日前颍川、陈留皆有消息传来,皇甫嵩、朱儁二位将军在苏烨将军协助下,已大破长社黄巾军,阵斩贼首波才。"
"如今兖州黄巾主力尽殁,皇甫嵩将军与苏烨将军的兵马数日前已向陈留进发。"
"料想不日将至东郡,只要再坚守三两日,必能等来援军。"
"届时黄巾之乱自可平定,还请大人再坚持些时日。"
若此时放弃,他这些时日的苦心经营岂不付诸东流?
日后还如何建功立业?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断不能就此错过。
"此话当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