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祭后三日,天未亮。
王府地宫深处,七具人偶静立石台之上,胸腔内橙光规律跳动,像七颗被唤醒的心脏。
空气里弥漫着铜锈与松脂混合的气味,墙角油灯昏黄,影子拉得极长,仿佛连黑暗都在屏息。
苏锦黎站在最前,指尖轻抚其中一具人偶的颈侧接口。
触感温润,脉冲稳定——这不再是机关术的产物,而是真正承载了声音意志的“声之载体”。
她闭了闭眼,耳边似乎响起昨夜城南瞽目坊传来的孩童呓语:“地底下有人唱歌……”
不是幻觉。
是回应。
陈老颤巍巍上前,捧起一只测频罗盘,指针竟自行旋转起来,最终定格在第七格,发出低鸣。
“它们……活了。”老人声音发抖,“频率同步率百分之九十八,和那些孩子的心跳曲线完全一致!这不是模仿,是共鸣!”
沈琅站在她身侧,目光灼灼:“我们给了他们听的权利,现在,他们开始回声了。”
苏锦黎却未露喜色。
她转身,从案上取来那枚“伪遗铃”,铃身幽蓝,静默如深渊。
她将铃递给铁三爷。
铁三爷双手接过,掌心烫伤未愈,指节微颤。
他低头看着铃,又抬眼望向苏锦黎,眼神沉静如铁。
“明日。”苏锦黎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地宫,“我们不献铃。”
众人一怔。
“也不争槌。”她继续道,“更不抢钟台。”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落下:“我们要让全城百姓知道——钟,可以自己响。”
话音落,地宫一片死寂。
随即,沈琅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崔明瑜垂眸掩住眼中锋芒,韩四娘靠在柱边,手指无意识摩挲刀柄。
她们懂了。
这场战争从来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改写规则——谁有权发声,谁就能定义秩序。
就在这时,萧澈从暗处走来。
他依旧披着素灰大氅,面色苍白,脚步却稳如磐石。
两名暗卫随行至门外便止步,他独自走入,带来一股冷风。
“禁军已封锁钟台四周。”他低声说,“太子以‘肃音大典’为名,下令清除一切‘乱律妖声’。凡未经核准吟唱《太平引》者,皆可当场拘押。”
沈琅冷笑:“他们怕的不是声音,是失控的声音。”
萧澈点头,目光落在七具人偶上:“皇后更狠。她密令工部重修登钟阶梯,只留一道窄径,两侧布满‘缄语桩’。一旦检测到非皇族频率接近,立即释放静音波,强行压制声场。”
苏锦黎闻言,唇角微扬,笑意却冷得刺骨:“她怕的不是我们敲钟……是有人站上去,却不属于她。”
她转身走到地图前,指尖划过钟台、风道、传音会据点,最终停在百姓居所密集的七区。
“取消‘万民和鸣台’公开集结。”她下令,“改为‘心唱行动’——每人在家门前点燃一盏油灯,面朝钟台方向,默唱《太平引》。不发声,只用心。”
沈琅一惊:“可这样根本无法形成共振,更别说触发钟灵……”
“正因如此,才有效。”苏锦黎打断她,“他们用机器测声纹,用血脉验资格。但我们不用他们的方式赢。我们要让沉默本身成为宣言。”
崔明瑜忽然抬头:“我明日主持祭典前勘仪,可做文章。”
苏锦黎看向她。
崔明瑜缓缓展开袖中帛书:“《登礼旧典》有载:凡遇钟灵未启,可用‘代鸣礼’唤之。若民间群声共振,可达通玄之境。我可在礼器序列中,悄悄替换一枚刻有‘群声共振’铭文的古磬。”
苏锦黎眸光一凝。
这是关键一步——不是篡改仪式,而是利用仪式本身的漏洞,在法律层面承认“非血统共鸣”的合法性。
“裴九渊那边?”她问。
“已联络。”崔明瑜答,“他会当庭奏请启用代鸣礼。只要皇帝准奏,民间发声便不再是僭越,而是合礼。”
萧澈轻咳两声,唇角溢出血丝,却被他迅速抹去。
“皇帝多疑,未必肯信。”
“但他惧变。”苏锦黎冷笑,“太子闹得太凶,逼得太急。皇帝需要一个台阶——既能保全颜面,又能分化太子势力。代鸣礼,就是这个台阶。”
翌日清晨,礼部大殿。
崔明瑜一身正音协理官服,肃立于阶下,手中托盘盛放最后一组礼器。
她动作沉稳,将一枚看似寻常的玉磬放入序列,无人察觉其底刻四字——“群声共振”。
与此同时,裴九渊出列奏本,引经据典,请求启用代鸣礼。
龙椅之上,皇帝沉默良久。
皇后猛然起身,脸色铁青:“荒谬!钟灵岂容庶民妄动?此礼早已废止百年!”
“可先帝曾允。”裴九渊不卑不亢,“永昌三年,北疆异动,钟台无应,正是借代鸣礼唤醒祖音,退敌三百里。”
殿内一时寂静。
皇帝缓缓抬手:“准。”
二字落地,如钟初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