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廊,吹得檐下铜铃轻响。
苏锦黎站在王府书房窗前,指尖夹着一缕从程砚秋手中接过的新蜡——乳白微黄,触之温润,却带着一丝极淡的松脂腥气。
“这是北疆雪松脂混了南海鲛膏制成的缓溶蜡。”程砚秋声音低哑,“冬至夜寒气最重,它会凝得更实;可一旦寅时阳气初升,地火微动,便开始软化。整个过程,恰好三个时辰。”
她将一小截蜡栓嵌入铜壶模型底部机关口,动作如绣娘引线,精准无声。
“堵塞之后,滴漏断流,钟鼓不鸣。全城上下,无人知此刻几更。”
苏锦黎盯着那枚几乎与铜锈融为一体的蜡栓,眼底没有波澜,只有光在跳动。
“也就是说,从那一刻起,时间就不再是天定的了?”
“是。”程砚秋点头,“是人为停下的。”
屋内静了一瞬。
谢云归靠在案边,手中把玩一枚玉镇纸,唇角微扬:“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的是钟楼一声声敲进骨子里的‘准’。官府升堂、军营换防、税赋开征,哪一件不是依刻点行事?若某一天,晨钟未响……他们会慌。”
“不只是慌。”林砚舟忽然开口,清瘦身影立于烛影边缘,“是怀疑。他们不会立刻想到是谁动了手脚,只会问:今天还是昨天吗?明日还能信吗?”
萧澈一直坐在角落阴影里,未曾言语。
此刻才缓缓抬眼,目光落在苏锦黎写下的那四个大字上——破时之局。
他轻笑一声:“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太阳不再升起,而是让所有人开始怀疑,明天会不会来。”
这句话落下,仿佛一块石头沉入深潭,激起的涟漪却不绝于耳。
谢云归次日一早上朝,袖中藏了一份奏疏。
他在丹墀之下跪拜行礼,声音平稳却字字如钉:
“臣近日观星象,发现紫微偏移、岁星逆行,荧惑亦滞留井宿长达十七日。此等异象,百年未见。恐干天和,动摇国本。恳请陛下暂缓元旦大典筹备,命钦天监重测历法吉时,以安民心。”
满殿哗然。
太子当即冷笑出声:“谢少卿莫非被鬼神迷了心窍?节气轮转自有典籍可循,岂能因几句虚无缥缈的星象之说便乱改章程?你这是动摇礼制,蛊惑人心!”
“臣不敢。”谢云归低头,语气依旧平和,“但百姓已有议论。市井传言今年春分早了五刻,夏至日影不对,秋社那天连乌鸦都未按时归巢。若朝廷置若罔闻,反倒显得漠视天意。”
“荒谬!”礼部尚书拍案而起,“钦天监每年校准三百六十次,何曾出过差错?你一个大理寺官员,竟敢质疑历法正统?”
可无论反对声多激烈,这份奏疏已被呈上御前。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只道:“交钦天监复核,七日内回禀。”
消息传开,民间顿时沸腾。
茶肆酒坊里,有人压低声音讨论:“你说这年头连老天爷都乱了时辰,是不是要有大事发生?”
“我爹说,前年冬至太阳出来得比往年晚了一盏茶功夫,当时还不信,现在想想……”
“听说钟楼那边最近常半夜响钟,没人敲,自己响的,邪门得很。”
谣言像藤蔓,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攀爬。
与此同时,程砚秋第三次潜入钟楼地宫。
她穿着钦天监最低等吏员的服饰,手持例行检修令牌,在子夜换岗间隙穿过三道暗门。
沿途巡守太监对她视而不见——那是萧澈早已布下的暗卫调换了值守名册。
地宫深处,铜壶高耸如塔,二十四节气浮雕环绕其身,水滴自顶端银鹤口中逐级下落,每一滴都精确对应刻漏运行。
她蹲下身,取出工具,在壶底原有螺纹中旋入那枚特制蜡栓。
完成后,又用特制药水在铜壶铭文“永绥天纪”四字背面留下一道肉眼难辨的划痕——唯有以四十五度角斜照烛光,才能看见其中隐现的“壬”字暗记。
做完这一切,她静静抬头望向头顶石壁。
那里有一条极细的钢丝贯穿穹顶,连接钟槌机关。
只要滴漏不停,时辰不断,钟声便会准时响起。
但她知道,再过三天,这条线将彻底沉默。
回到王府时,天已微亮。
苏锦黎正在院中练剑。
白衣翻飞,剑尖点地,每一步都踏在某种无形节奏之上。
“成了?”她收势转身,发梢带露。
程砚秋点头:“蜡栓已设,退路已留。冬至日凌晨寅时初刻,滴漏止,钟不鸣。”
苏锦黎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轻轻呼出一口气。
“很好。接下来,我们什么都不做。”
“什么也不做?”林砚舟不解。
“对。”她嘴角微扬,“让张慎按他的计划走完每一步。让他带着司礼监的人,在冬至夜准时进入钟楼,执行所谓的‘交接仪式’。让他们相信一切如常,秩序稳固。”
萧澈不知何时出现在廊下,披着玄色外袍,面色苍白,眼神却锐利如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