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语如风:“该收网了。”
翌日清晨,萧澈府门紧闭,贴出告示:七王爷染疾,谢绝访客。
整整七日,府中无一人出入。 没人知道那扇墙后面发生了什么。
第八日黎明前,东方微白,王府大门终于开启。
一队属官鱼贯而出,步伐整齐,手中捧着一卷封缄文书。
但他们尚未动身,便见萧澈亲自现身,面色略显苍白,眸光却锐利如刃。
他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接过最前方那卷文书,指尖缓缓抚过封皮。
天光初照,映出一行墨字:私人修史备案。
第八日清晨,天光未明,七王府的大门在一声低沉的开启声中缓缓洞开。
萧澈立于阶前,一袭玄色锦袍衬得他身形清瘦,面色仍带着几分病态的苍白,可那双眸子却如寒星般锐利,扫过眼前整装待发的属官队伍。
他没有多言,只抬手接过最前方那一卷封缄文书。
封皮墨字清晰——《私人修史备案》。
风掠过檐角,吹动他袖口绣着的暗云纹,也掀起了身后众人屏息已久的呼吸。
这七日闭门不出,并非养病,而是筹谋终局。
书房烛火彻夜未熄,案头堆满从各地秘传而来的证词、残卷、密档。
萧澈与苏锦黎连夜核定内容,将散落民间的记忆逐一织成经纬,最终凝为这部《贞元遗音录》。
正本将由七王府永久保管,副本交大理寺存档,所有士民皆可申请查阅。
此举看似温和,实则锋刃内藏:一旦私修之史进入制度缝隙,便再难被彻底抹去。
队伍出发时,城中尚在酣眠。
他们直赴大理寺,一路沉默如影。
沈砚舟已在门前等候,见文书递入,双手接过,指尖微颤。
他知道,这不是一份备案,而是一纸宣战书——向那些曾以权柄篡改历史之人。
与此同时,李崇山已悄然行至第一座老兵祠。
这位退役老卒背脊微驼,脚步却稳如磐石。
他从怀中取出一只密封铜盒,打开后,是十二枚大小一致的复制陶铃。
每枚铃身都刻有赦令全文,内部暗藏轮值表密码,对应未来三十年内可能重启真相的关键节点。
他在每一处梁柱暗格嵌入一枚陶铃,动作轻缓却坚定。
完成后,只留下一张字条,墨迹朴素:“你们没听见的,我们都存着。”
十二座祠堂,十二枚铃,如同十二颗埋进大地的种子,静待风雨唤醒。
中秋夜,月满如盘。
苏锦黎独自登临钟鼓楼顶层,风拂面不寒,照见整座京城灯火稀疏,却脉络分明。
她手中握着最后一枚原始陶铃——取自当年赐婚那夜烧毁账本的边角残片,经匠人复原成型。
它不再响,也不需响。
她将它轻轻放入早已备好的琉璃容器,悬于楼檐最高处。
月光穿透琉璃,映得那枚陶铃泛出幽微青光,仿佛一团熄灭后仍不肯散去的余烬。
风起时,无音,却似有波纹自中心荡开,悄无声息地笼罩全城。
就在此刻,宫中急报传来:皇帝批复“立碑请奏”,批语仅六字——“顺民心,即天意。”
苏锦黎望着那高悬的琉璃铃,唇边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她低声说:“不是我们赢了,是我们让它再也输不了。”
千里之外,一名戍边小吏坐在营帐中,对着新到的家书怔然良久。
信纸背面,女儿用稚嫩笔迹写着:“爹爹,老师教我们背新诗了,第一句是‘星火藏夜帷’。”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