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他没有丝毫犹豫。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保持个人最佳状态是对整个团队、对肩上的责任负责。他简短的回应里,是超越言语的、毫无保留的信任。
宋墨涵示意他坐到旁边临时搬来的休息椅上。她熟练地打开微型医疗箱,取出剪刀、消毒喷雾和新的绷带。当她动作轻柔却异常稳定地解开他原有的固定带时,周围嘈杂的声音仿佛瞬间远去。看到纱布下因持续活动而微微渗出的血色和组织液时,她的指尖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但呼吸之间便已重新稳定,眼神恢复专注。
消毒、喷洒促进愈合的生物胶体、用特制的、带有微型传感器和支撑条的高分子固定带进行重新包扎。她的动作流畅而精准,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仿佛在完成一项至关重要的精密实验,又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当冰凉的修复剂通过无针注射器注入他臂膀肌肉的瞬间,顾锦城肱二头肌本能地绷紧,随即一股温和而深沉的暖流从注射点扩散开来,迅速驱散了持续折磨他的隐痛和僵硬感。
整个过程,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指挥中心的喧嚣成了模糊的背景音,他们之间仿佛存在一个无形的结界,隔绝了外界的纷扰。他微微低头,能看到她浓密卷翘的睫毛在眼睑下投落的淡淡阴影,能闻到她发间极淡的、属于实验室的清洁气息,混杂着一丝清甜的消毒水味道,这熟悉的气息奇异地抚平了他内心因战局而翻涌的杂念,让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冷静。
她打好最后一个牢固而平整的结,指尖无意间划过他手腕内侧裸露的皮肤,那一点微凉柔软的触感,像投入冰湖的石子,在他向来波澜不惊的心底漾开一圈圈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好了。注意尽量不要进行爆发性发力。”她抬起头,轻声叮嘱,正好撞进他深邃的目光里。那目光不再仅仅是属于最高指挥官的冷静与锐利,还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一些滚烫的、沉重的、只对她才会不经意流露的复杂情绪——有关心,有嘱托,或许还有一丝难以言明的歉疚。
“谢谢。”他声音低沉,如同大提琴最低音的鸣响,稳稳地拂过她的耳膜,带着某种承诺的分量。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略带沙哑却充满活力的女声,打破了这短暂的静谧:“报告!前线医疗官,苏宛,奉命报到!”
两人同时转头,看到一位穿着合体深灰色作战服,身姿挺拔如小白杨,扎着利落高马尾的年轻女性不知何时已站在几步之外。她脸上带着长途急行军后的疲惫,风尘仆仆,但一双杏眼却明亮有神,如同淬火的星辰,正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好奇和职业性的审视目光,在顾锦城和宋墨涵之间快速扫过。最终,她的目光定格在宋墨涵身上,露出一个爽朗又不失敬意的笑容。
“您就是宋墨涵博士吧?久仰您的大名了!我是刚被总部紧急调来支援的前线医疗官苏宛,主要负责此次突击行动的随队医疗保障。”她向宋墨涵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随即又转向顾锦城,语气转为纯粹的军人式汇报:“顾队,指挥部已正式批准我的临时调令,这是我的调令编码。”她抬起手腕,露出手腕上微型终端屏幕显示的授权码。
顾锦城快速扫过编码,点了点头,对宋墨涵介绍道:“苏宛是第三区最好的战地医生之一,尤其擅长极端环境下的创伤急救和生物污染处理,有过三次深渊探索任务的随队经验。”他的介绍简洁而有力,充满了对下属专业能力的肯定。
宋墨涵立刻回以友善的微笑,主动伸出手:“欢迎你,苏医生。你的到来太及时了。关于防护服能量场改造后可能对队员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菌毒素侵入的紧急医疗预案,我正需要和你这样的专家详细讨论。”
苏宛的出现,像是一股清新而充满力量的山风,吹入了指挥中心凝滞沉重的氛围。她专业、开朗、行动力强,而且显然对顾锦城这位战功赫赫的队长抱有纯粹的战友之情和发自内心的敬意,这让她迅速且自然地融入了核心团队。
随着苏宛的加入,医疗与技术支持的方案得以更加细化和完善。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流逝,突击行动的最终方案也逐渐清晰、成型。
经过反复推演和风险评估,最终方案确定:由雷峰带领“暗影”小队全部六名精锐队员执行核心渗透任务;苏宛作为随队医疗官,携带特制急救装备同行;顾锦城坐镇指挥中心,统筹全局,监控所有传感器反馈,并亲自带领一支二十人的应急接应小队作为第二梯队,在接到信号后五分钟内即刻出发;宋墨涵则留守核心医疗区,一方面严密监控乔林的生命体征和能量变化,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总后援,远程支持能量场设备的运行,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技术突变。
这个安排,理智而残酷地将顾锦城和宋墨涵暂时分隔在了风险系数不同的两个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