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天色忽然暗沉下来,浓重的乌云从远方层层叠叠地压过来,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苏念正专注地对着电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天气的变化。窗外的梧桐树叶开始不安地摇曳,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但她完全沉浸在论文写作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变化浑然不觉。
办公室里的灯光温暖而宁静,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有节奏地回响。苏念正在撰写论文的第三章,关于宋代市民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她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快速查阅身边的参考资料,那些精美的纹样图案让她这个美术生着迷不已。在她看来,这些古老的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古人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当她终于敲完最后一个句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时,才发现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雨已经下了好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形成一道道水痕。办公室的灯光在雨水的折射下显得格外温暖,却也映照出苏念此刻的无奈。她环顾四周,发现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同事们早已在下雨前就离开了。
她伸了个懒腰,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早上出门时还是晴空万里,自己根本没有带伞。打开手机叫车软件,屏幕上跳出的提示让她顿时泄了气:“前方拥堵,预计等待45分钟”。苏念垮着肩瘫回椅子上,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发愁。这场雨来得太突然,让她措手不及。
雨声越来越大,敲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苏念拿起手机,想要给室友发个消息,却发现自己手机的电量已经所剩无几。她叹了口气,正准备认命地在办公室过夜,手机却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还在办公室?”
苏念愣了愣,这个时间点,会是谁呢?她试探着回了个“是”,对方几乎秒回:“我在楼下,下来吧。”
她心里犯嘀咕,抱着书包跑到电梯口,刚按下按钮,就看见陆时砚从楼梯间走了出来。他脱下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里面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骨节分明,手里还拿着一把黑色的长柄伞。他的发梢有些湿润,想必是刚才从停车场走过来时淋了雨。
“陆教授?您怎么会在这里?”苏念惊讶地睁大眼睛,这个时间在办公楼遇见他,实在出乎她的意料。
“刚结束一个线上会议。”陆时砚的目光落在她空着的手上,“没带伞?”
苏念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早上看天气预报说没雨……”
“嗯,预报不准。”他淡淡说着,推开玻璃门往外走,“我顺路,送你回去。”
雨幕里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沉稳大气。陆时砚撑开伞绕到副驾驶座,拉开车门时还细心地用手挡了挡门框,怕她碰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苏念心里一暖。她坐进车里,才发现座椅是温热的,像是提前开了暖气。车内弥漫着淡淡的雪松味,和他身上的气息一样,让人感到安心。
“您也刚忙完吗?”她一边系安全带一边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
“嗯。”陆时砚发动车子,方向盘打得平稳,“看你灯还亮着,猜你没走。”
苏念心里一动。他办公室在隔壁楼层,怎么会注意到她这盏小灯?这个发现让她既惊讶又有些莫名的窃喜。她偷偷瞥了眼驾驶座,陆时砚正专注地看着前方,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柔和,平时那股疏离感淡了许多。雨水在车窗上划出一道道细密的水痕,街灯的光晕在雨中模糊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湿漉漉的街道上,雨刮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将不断落下的雨水扫开。陆时砚开车很稳,每一个转弯、每一次加速都恰到好处。经过一个积水的水洼时,他下意识放慢速度,怕溅到路边的行人。这个细微的举动让苏念对他又多了几分好感。
她看着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手指修长有力,连换挡的动作都透着股沉稳的味道。这双手既能执笔书写锦绣文章,也能稳妥地掌控方向,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您经常这个点下班吗?”她没话找话地问,想要打破车内的沉默。
“不一定。”陆时砚目视前方,“今天整理些旧资料,耽搁了。”他顿了顿,侧头看了她一眼,“你论文写得怎么样了?”
“多亏您给的资料,顺利多了!”苏念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感激,“特别是那本手稿,里面提到的织物纹样,我刚好能用到第三章!那些纹样不仅美观,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对宋代市民的审美趣味有了更深的理解。”
陆时砚嘴角弯了弯:“能帮上忙就好。宋代确实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瓦子勾栏、茶坊酒肆,都是市民文化繁荣的体现。”
“是啊,”苏念兴奋地接话,“我特别注意到,宋代服饰纹样中出现了许多民间趣味浓厚的图案,比如婴戏图、花卉纹等,这些都反映了市民审美趣味的变迁。正如人民日报在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文章中所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岁时予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