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界蛇冢》
第一章 青灯古佛照蛇骨
灵隐寺的香火在暮色中渐次稀疏,最后一缕檀烟缠绕着大雄宝殿的飞檐,被山风卷进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玄慈方丈枯坐蒲团三十年的禅房,今夜却透着不同寻常的微光——那盏燃了百年的青铜灯盏里,灯花突然炸裂成青色,将供桌上的《金刚经》照得字字如血。一声闷响从禅房地下传来,像是有人用钝器敲击青石板。玄慈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瞳孔映着跳动的青光,指节分明的手掐了个不动明王印。三十年未曾挪动的蒲团下,竟渗出细密的血珠,顺着莲花纹的沟壑蜿蜒成蛇形。孽障,终究还是醒了。老方丈的声音像风化的古钟,他起身时僧袍扫过地面,带起一阵腐朽的尘埃。供桌后的墙面突然浮现出六道金色梵文,组成一个残缺的万字佛印,而佛印中央,正有一条指节粗的裂缝在缓缓扩张。裂缝中传来鳞片摩擦岩石的沙沙声,玄慈从袖中取出半枚残缺的木鱼,那木鱼触手生凉,表面布满细密的齿痕,仿佛被什么东西啃噬过。当木鱼贴住裂缝的瞬间,整座禅房剧烈震颤,供桌上的青铜灯盏突然倾倒,灯油泼在地上,竟诡异地聚成了蛇的形状。玄慈,三百年了,你还要守着这封印吗?女人的声音从地底传来,又像是贴着耳畔吐息,带着潮湿的腥气。禅房地面轰然碎裂,一只覆盖着青黑色鳞片的巨爪破土而出,爪尖勾起的泥土里,竟混杂着半枚腐烂的佛珠。老方丈不退反进,将半枚木鱼按进裂缝:当年如来佛祖以丈六金身镇压你于此,我灵隐寺世代为佛门守冢,岂能容你重见天日?守冢?地底传来低沉的笑声,震得梁柱上的蛛网簌簌飘落,你们守的,从来都不是佛骨,而是蛇冢啊......
第二章 血莲生于九棺下
林墨的美工刀在速写本上划出最后一道弧线时,雨丝正斜斜掠过灵隐寺的红墙。这个背着画板的美术生总爱在寺里写生,尤其是禅房后的那片竹林,据说三百年前曾是片乱葬岗。同学,这里不能画画。清冽的女声让林墨手一抖,美工刀在纸上划出道歪斜的口子。他抬头看见个穿素色僧衣的年轻尼姑,眉眼清冷如月下寒潭,手里提着的食盒还冒着热气。抱歉,我看这里风景好......林墨慌忙合上速写本,却没注意到纸上那幅竹林图的角落里,不知何时多了个模糊的蛇形黑影。此地乃本寺禁地。尼姑的目光落在他沾着炭灰的手指上,尤其是月圆之夜,千万不要靠近。她说话时,食盒里飘出一缕异香,林墨闻到时突然头晕目眩,速写本掉在地上,散开的画页中,最后那张竹林图上的蛇影,竟像是活过来一般,鳞片的纹路清晰可见。当晚子时,林墨被一阵刺骨的寒意冻醒。他发现自己竟躺在禅房后的竹林里,月光透过竹叶筛下斑驳的光点,照在面前突然出现的九口棺材上。棺材呈环形排列,每口棺木上都刻着不同的佛像,而棺材中央,正开着一朵碗口大的血色莲花,花瓣上还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这不是我白天画的地方吗?林墨揉了揉眼睛,却见最中间那口棺材的盖子突然裂开条缝,缝中伸出一只苍白的手,指甲涂着鲜红的蔻丹,正缓缓摘下棺沿上的佛珠。他吓得连滚带爬想跑,却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女声:别动,那是血莲,九棺养一莲,三百年才开一次。林墨回头看见那个素衣尼姑站在月光下,手里的食盒敞开着,里面却不是斋饭,而是九枚泛着青光的蛇卵。
第三章 古镜照出三生相
玄慈方丈的禅房成了临时病房。当林墨在棺材旁晕倒时,正是这个年轻尼姑将他背了回来。此刻他躺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望着头顶蛛网密布的房梁,总觉得浑身发冷,仿佛有无数冰冷的东西在皮肤下游走。喝点姜汤。尼姑将青瓷碗递到他面前,碗沿印着朵褪色的莲纹。林墨接过时不小心碰到她的手指,惊得差点打翻碗——那手冷得像块寒冰。谢谢...还没请教师父法号?了尘。尼姑垂眸整理着袖口,露出的皓腕上,有串黑色的珠子若隐若现,你不该闯进九棺阵的,那里埋着的,是佛界最大的秘密。林墨的目光被墙角的铜镜吸引,那镜面蒙着层厚厚的铜锈,却能清晰映出他的脸。可当他凑近细看时,镜中的人影突然变了——那是个穿着袈裟的老和尚,手里捧着半枚木鱼,背后是波涛汹涌的血海,血海里无数蛇头正仰头吐信。那是......林墨指着铜镜,声音发颤。了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铜镜里的影像又变了,这次是个身披金甲的女将军,腰间悬着柄蛇首弯刀,脚下踩着破碎的莲台。尼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后退时撞翻了身后的烛台,烛火在镜面上投下扭曲的光影,竟照出镜中还有第三个人影——那是个青面獠牙的蛇妖,额间嵌着半枚金色的佛印。三生镜,照三生相。了尘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看到的,是蛇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