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重用“东林党”或“阉党”单一派系,崇祯早期杀魏忠贤后,东林党独大,但该派系多为空谈义理的文人,缺乏治国实操能力。
需平衡派系势力,选拔有实际经验的官员(如地方能吏、有军功的将领),不问出身,只看政绩。
对虚报战功、克扣军饷、赈灾不力的官员,一律从严查处(但避免崇祯原有的“滥杀”,需有明确证据,不搞株连),树立朝廷权威。】
【减少中央对地方的过度干预:赋予地方督抚“军政财”三权(如让孙传庭在陕西有自主征兵、征税的权力),避免事事上奏、延误时机。
对农民起义、边境战事等紧急情况,允许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上奏,跳过冗余的官僚层级,快速决策。】
【恢复农业,推行“屯田制”:组织流民开垦荒地,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收成后按“官民分成”(如官四民六),既增加粮食产量,又稳定流民。
重点修复黄河、淮河的水利工程(明朝后期水患频繁,加剧农民破产),委派专业官员负责,避免豆腐渣工程。
有限开放“海禁”,增加财政来源,允许民间商船在指定港口进行海外贸易,征收“海关税”,这笔收入可专门用于补充军饷或赈灾(明朝隆庆年间“隆庆开关”曾让国库年收入增加数百万两,证明可行)。
禁止官员垄断海外贸易,确保税收足额入库。】
【关键前提:穿越者需要避免崇祯所犯的错,第一条,不急躁:避免“毕其功于一役”
明朝灭亡是长期积弊的结果,不可指望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
需分阶段优先级(先停三饷、安流民,再整军事、防后金),不盲目发动大规模战争或改革。】
【第二条,不猜忌,信任核心团队
崇祯因猜忌杀袁崇焕、孙传庭等能臣,直接导致军事崩溃。
穿越者需给予核心将领、官员足够的信任和权力,避免频繁掣肘或诛杀。
第三条要敢于打破“祖训”
明朝“宗室不纳税”“海禁”等祖制已不适应明末国情,需果断突破,否则无法解决财政和流民问题。】
【 最后,明末的死局并非“无解”,但需穿越者具备“务实、隐忍、果决”的特质:
以“停三饷、安流民”缓解内部矛盾,以“稳防线、缓后金”避免两线作战,以“整官僚、重实操”恢复行政效率,以“兴农业、开海禁”重建国力。
核心是“先保生存,再图发展”,逐步扭转“内忧外患→财政崩溃→民心流失”的恶性循环,才有机会让明朝避免灭亡。】
汉·未央宫(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刘彻听完天幕对策,剑眉拧成一团,指着“与后金谈判”几字,怒声喝道:“荒谬!朕北击匈奴,从不用‘妥协’二字!崇祯若敢承认后金占辽东,便是丢尽华夏颜面!”
董仲舒上前拱手,语气却稍显缓和:“陛下息怒。天幕之策虽有‘妥协’之嫌,却也有务实之处。
当年陛下初登位,匈奴势强,也曾暂用‘和亲’缓兵,待国力强盛再北伐。
崇祯如今内有流民、外有后金,两线作战必败,‘先安内再防外’,倒也符合‘审时度势’之道。”
汉武帝沉默片刻,冷哼一声:“那‘征宗室税’倒还有些道理——朕的宗室若敢像明廷那般囤地不交税,朕也必让他们吐出来!”
喜欢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