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上面基本定了,沙书记……可能要动一动。”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用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神秘兮兮地说。
“这不明摆着吗?调研组的态度多明显。我看啊,高书记扶正,是板上钉钉了。”另一个略显富态的人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未来的意味。
“关键是祁厅长……不,以后得叫祁常委了!他这次可是……啧啧,一步登天啊!”第三个人感叹道,眼神中充满了羡慕与敬畏。
“以后啊,这汉东的天,可就真是……咱们以前没站错队,算是万幸。”最初说话的那位推了推眼镜,心有余悸,又暗自庆幸。
这样的对话,在无数个类似的角落上演。人们急切地交换着通过各种渠道捕风捉影得来的消息,试图从碎片中拼凑出未来的权力图谱,重新评估自己的位置和站队。一种“弃旧迎新”的氛围在无声地蔓延,曾经与沙瑞金走得近的一些干部,开始感到无形的压力和被孤立,而高育良、祁同伟这条线上的人,则难免意气风发,只是碍于形势,强行压抑着。
甚至在一些半公开的场合,这种风向的转变也清晰可见。某次厅局级的工作会议后,一位副局长快步追上走在前面的吕梁,热情地搭话:“吕局长,恭喜啊!以后反贪局在您的领导下,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吕梁如今已是省反贪局正式局长,地位今非昔比。他心中了然,这声恭喜,既是冲着他现在的职位,更是冲着他背后坚实的“高祁”背景。他保持着矜持的微笑,淡淡道:“都是工作,分内之事。以后还需要李局长你们多多支持配合。”
“一定一定!绝对配合!”那位李局长连连点头,姿态放得很低。
这种微妙的变化,吕梁感受深刻。他知道,自己已经牢牢绑在了这艘即将乘风破浪的巨舰之上,一荣俱荣。他同样在“等待”,等待着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和更重的权柄。
三、 失意者的落寞与旁观者的冷静
与高祁阵营的隐忍待发相比,沙瑞金这边,则显得格外冷清。省委书记办公室虽然依旧人来人往,但那种请示汇报的紧迫感和核心决策的氛围,已然消散大半。许多原本需要他拍板的重要文件,似乎都“恰好”卡在了流程中,或者被办公厅以“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由暂缓处理。沙瑞金本人,则显得异常平静,他按时上下班,批阅那些依旧送来的文件,主持一些例行会议,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那份锐意改革的劲头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按部就班。
他偶尔会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高育良的专车熟练地进出。他的目光复杂,有遗憾,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试图推动的改变,他看到的积弊,在强大的固有秩序和精密的权力运作面前,显得如此苍白。调研组的结论,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他隔离在了汉东权力核心的外围。他的“等待”,是一种明知结果、只能被动接受的落寞等待。
省纪委书记田国富的办公室,是少数几个还会时常与沙瑞金通气的地方。田国富推门进来时,看到沙瑞金正对着一份关于全省廉政教育月的方案出神。
“瑞金书记。”田国富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沙瑞金回过神,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国富同志,坐。方案我看过了,按程序办吧。”
田国富坐下,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现在下面,各种心思都有。”
沙瑞金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挽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平稳过渡。毕竟,汉东的大局稳定,才是最重要的。”这话像是在安慰田国富,更像是在说服自己。他已经开始用“过渡”、“大局”这样的词汇来定义自己最后的任期了。
田国富看着沙瑞金眼角的疲惫,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知道,沙瑞金的抱负和理想,在汉东这片土地上,恐怕是难以实现了。他自己的未来,也随着沙瑞金的离开而充满了不确定性。高育良和祁同伟会如何安置他这位曾经的“盟友”?是明升暗降,还是边缘化?他也同样在“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判决。
四、 风暴眼中的平静指令
在这片普遍的躁动与猜测中,处于风暴眼中心的高育良和祁同伟,却对外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要求绝对稳定。
在一次小范围的碰头会上,高育良对祁同伟以及几位核心的副省长、秘书长明确指示:“调研组的领导对我们汉东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鞭策。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沉得住气。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必须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不受任何干扰,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一切谣言止于智者,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汉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这才是对上级、对人民最负责任的态度!”
祁同伟立刻附和,语气斩钉截铁:“高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政法公安战线,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关键时刻要能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要严密关注社会动态,坚决打击任何散布谣言、扰乱秩序的行为,为省委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最安定、最祥和的社会环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