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过后的海面,总会呈现一种异样的宁静。波浪似乎变得温柔,天空也显得格外澄澈,仿佛之前的滔天巨浪只是一场幻梦。汉东的官场,在经历了侯亮平事件的剧烈震荡和随之而来的利益再分配之后,也进入了这样一段“短暂的平静”期。这是一种默契下的休战,是一种新均衡形成后的观察与适应,更是一种为下一轮未知较量而进行的、看似无声无息的力量积蓄。
一、 各司其职的表面文章
省委大院的日常运转,恢复了一种近乎刻板的正常秩序。沙瑞金、高育良、祁同伟这三位决定着汉东走向的核心人物,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和谐与分工明确。
沙瑞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他能够推动的领域。他开始大力倡导“民生工程”和“务实作风”。全省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相关的会议和调研活动占据了沙瑞金日程表的大部分。他不再像初来乍到时那样,动不动就发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改革指向的宏篇大论,而是变得具体、务实,讲话内容充斥着数据、指标和验收标准。他甚至在一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出人意料地表扬了高育良分管的文教卫领域在过去一年的“稳定发展”和祁同伟主导的公安系统在“维护社会稳定、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贡献。这种表扬,听在知情者耳中,别有一番滋味,但至少在表面上,营造出了一派“班子团结、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高育良则一如既往地沉稳,他的工作重心似乎更加聚焦于意识形态和干部队伍建设。他主持召开了多场理论学习研讨会,强调“统一思想”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在干部教育方面,他倡导“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标准,讲话引经据典,理论体系严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他巧妙地利用侯亮平这个“反面教材”,在不点名的情况下,反复警示各级干部要“依法依规办事”、“注意工作方法”,将那次风波定性为“个别干部不讲究方式方法引发的教训”,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汉东官场“规则守护者”和“定海神针”的形象。他与沙瑞金在工作上的配合,显得彬彬有礼,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程序上无可挑剔。
祁同伟则继续深耕他的“责任田”。公安系统在他的铁腕治理下,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全省治安状况报表上的数据持续向好,恶性案件发案率显着下降。他推出了多项便民警务措施,获得了媒体的一些正面报道。在省委层面上,他谨守副职的本分,在非公安事务上,除非涉及重大利益或沙瑞金、高育良主动询问,否则很少主动发表意见,显得十分低调。然而,这种低调更像是一种自信的收敛,所有人都清楚,这位手握刀把子的副省长,其实际影响力早已远超其职务名义上的排名。他像一头饱餐后的雄狮,慵懒地卧在自己的领地上,眯着眼睛,看似打盹,实则警惕着风吹草动。
二、 水面下的暗流积蓄
然而,在这片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各方势力都在利用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巩固阵地,调整策略,为未来做准备。
沙瑞金的“蛰伏”并非真正的消极无为。在他推动的那些看似琐碎的民生工程背后,是他试图绕过现有权力格局的阻碍,直接向基层和民众传递“省委关心”信号的尝试。他更加注重调研,去的往往是那些被忽视的偏远地区或困难企业,接触的也多是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在这些场合,他会有意无意地询问当地干部的工作情况,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考察和甄别。他授意省委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围绕干部考核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长远议题,进行低调的前期研究和方案储备。他知道,与高育良、祁同伟的正面冲突代价巨大,他必须等待新的时机,或许来自上面的政策东风,或许是对手自身的错误。他现在做的,就是“广积粮,缓称王”,默默地播下种子,期待未来的发芽。田国富偶尔会与他进行一些谨慎的交流,两人都清楚,当前的平静是暂时的,但他们必须忍耐。
祁同伟的“低调”则伴随着更大力度的内部整合与外部布局。在公安系统内,程度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其掌控的特殊力量被用于更隐秘的“内部安保”和信息收集,确保这支力量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在省委层面,那些通过利益再分配安插到关键岗位的“棋子”们,开始逐步发挥作用。他们定期通过隐秘渠道向祁同伟汇报所在部门的重要动向、人事关系以及潜在的风险点,使得祁同伟虽然不直接管理那些领域,却能对其运行了如指掌,甚至施加潜在影响。这种“遥控”能力,比直接占据一把手位置更为可怕。同时,他通过梁璐家族和自身建立的渠道,与北京方面的某些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他开始有选择地参与一些京城圈子的非正式活动,低调地扩展自己的人脉版图,为将来可能的晋升或调动铺路。他的视野,早已超出了下一次汉东内部的较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