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正站在窗边欣赏盆栽,闻声转过身,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吕梁同志来了,坐。”他指了指沙发,自己先走过去坐下,显得很随意。
秘书奉上茶后悄然退出。高育良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看似随意地问道:“怎么样?新官上任,感觉压力大不大?”
吕梁欠了欠身,回答道:“压力肯定有,主要是担心辜负了省委和高书记您的信任。不过,有高书记和省委的坚强领导,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高育良点点头:“有信心是好的。反贪局的工作很重要,也很敏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波动,现在最重要的是稳。要把队伍带稳,把方向把稳,把工作做稳。不能再出任何纰漏。”
“高书记指示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吕梁立刻接口道,“我们局党委已经认真学习了省委的指示精神,统一了思想。下一步,我们一定坚决在省委,特别是在高书记您的领导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绝不再搞那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做法,全力服务汉东发展稳定的大局。”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服从领导的态度,又暗合了高育良对侯亮平工作的评价,还突出了“大局”意识。
高育良满意地笑了笑,目光深邃地看着吕梁:“吕梁啊,你是老反贪了,业务熟练,政治上也成熟。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我和瑞金同志都是放心的。要记住,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逞个人英雄主义的。要团结班子,带好队伍,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好年轻同志的思想。”
“是,高书记!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恪尽职守,团结同志,努力开创反贪局工作新局面,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吕梁的表态铿锵有力。
离开高育良办公室时,吕梁知道,自己这第一步,走对了。在高育良这里,他需要展现的是“稳健”和“可靠”。
三、 公安厅内的“默契”
离开省委大院,吕梁让司机直奔省公安厅。他要拜会的第二位领导,是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
与高育良办公室的书卷气不同,祁同伟的办公室透着一股威严和力量感。巨大的办公桌,墙上的警徽,以及祁同伟本人那锐利如鹰隼的眼神,都让吕梁不由得更加谨慎了几分。
“祁厅长!”吕梁的态度比在高育良面前更加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谦卑。因为他深知,眼前这位,才是真正在“侯亮平事件”中运筹帷幄、一击制胜的关键人物,其能量和手段,远非表面职务所能衡量。
祁同伟没有起身,只是从文件上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淡:“吕局来了,坐。恭喜啊。”
“不敢当,祁厅长。”吕梁小心地坐下,半个屁股沾着椅子边,身体微微前倾,“我这次来,一是向祁厅长汇报一下反贪局近期的工作思路,二是感谢祁厅长一直以来对我们反贪局工作,特别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支持!”
祁同伟嘴角微微一动,似笑非笑:“支持是应该的,政法一家亲嘛。你们反贪局能稳定下来,走上正轨,对我们公安工作也是有力的支持和配合。以前嘛,有些沟通不畅,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希望吕局上任后,我们能加强协作,信息共享,形成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合力。”
“这是必然的!”吕梁立刻表态,“祁厅长请放心,我们反贪局今后一定主动加强与公安厅的沟通协作。特别是在涉及经济犯罪、职务犯罪与普通刑事犯罪交叉的案件上,坚决听从祁厅长和公安厅的协调指挥,绝不再各自为战,更不会给大局添麻烦。”
吕梁特意强调了“听从协调指挥”和“不给大局添麻烦”,这无疑是给祁同伟最想听的定心丸。这意味着,反贪局这把剑的剑柄,已经牢牢握在了祁同伟和他的同盟者手中,剑锋所指,将不会再是对准他们的要害。
祁同伟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他拿起桌上的烟盒,递了一支给吕梁,自己也点上一支,深吸了一口,缓缓道:“吕局是明白人,我就不多说了。山水集团那边,刘庆祝的案子,基本上算是查清了吧?就是个普通的经济纠纷引发的诬告陷害,侯亮平同志当时也是求成心切,被误导了。这个案子,我看可以尽快结案,不要继续浪费司法资源,也不要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了。毕竟,山水集团是我们汉东的利税大户,稳定压倒一切嘛。”
这就是明确的指示了。吕梁心领神会,连忙点头:“祁厅长指示得对!我们正在完善材料,准备按程序结案。请祁厅长放心,我们一定会依法妥善处理,消除不良影响。”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气氛融洽。吕梁适时地起身告辞,态度依旧恭敬。祁同伟这次站了起来,走到吕梁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动作带着一种上级对下级的亲近,更是一种无形的认可和笼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