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沮授死死地盯着地图,又看了看主公,脑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神木?
煤炭?
这已经不是凡人手段,而是神仙之术!
他们追随刘景以来,见证了太多奇迹。
神种,曲辕犁,水力锻锤,棉花……
每一件,都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格局。
而现在,主公又拿出了这两样足以奠定千秋霸业的基石!
震撼过后,是无与伦比的狂喜与激动。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追随的,是一位何等伟大的存在!
这已经不是潜龙在渊。
这是一条即将腾飞于九天之上的真龙!
二人再无怀疑,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热,躬身领命:
“我等,必不负主公所托!”
声音嘶哑,却带着足以熔金化铁的决心。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要让这些顶级的谋士接受超越时代的产物,最好的方法不是解释,而是直接拿出成果。
他转身从案几上,又拿起一张图纸。
“文若,公与,你们再看这个。”
荀彧和沮授凑上前,只见图纸上画着一个布满孔洞的圆形黑饼,旁边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炉子。
“主公,这又是何物?”
“此煤炭不可直接燃烧,火力难以控制,且易生毒烟。”
刘景的手指点在那个黑饼上,声音中带着一股改变世界的魔力。
“需将其磨成粉末,与黄泥按特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再用模具压制成此物。”
“我为其命名,蜂窝煤!”
“此物易燃,耐烧,火力稳定,且毒烟大减。”
“再配上这种特制的煤炉,足以让寻常百姓家,在寒冬腊月,也能温暖如春!”
轰!
荀彧和沮授的大脑再次嗡嗡作响。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东西的价值!
这不仅仅是燃料,这是民心!
是能让无数百姓在寒冬中活下来的救命稻草!
更是足以让主公名望达到顶峰的神器!
“我已命装备工厂,联合柴炭司,即刻开始研发模具与炉具!”
“此事,由文若你总领,务必尽快拿出成品!”
荀彧手握着图纸,只觉得重若千钧,他深吸一口气,郑重一拜。
“彧,遵命!”
……
命令下达,整个常山郡再次变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工地。
一股名为“常山速度”的建设狂潮,席卷了每一寸土地。
荀彧亲自坐镇太行山东麓,他以郡守府的名义,发布了最高级别的征调令。
全郡最优秀的工匠,最好的石匠、木匠、铁匠,被源源不断地抽调而来。
数万名青壮劳力,在充足的粮食和工钱激励下,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开山凿石的伟大工程之中。
刘景提供的矿井设计图,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科学的巷道支护,高效的活塞式风箱通风,以及那匪夷所思的人力龙骨水车排水系统。
让原本危险而低效的采矿工作,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全与高效。
另一边,沮授则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那片广袤的荒山之中。
他将郡内所有适合种植的荒山、坡地,全部登记造册,划分区域。
然后以乡亭为单位,发动百姓,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运动。
一捆捆散发着奇异生机的“神木”树苗,被小心翼翼地分发下去。
百姓们听说,种下此树,两年便可当柴烧,五年便能盖房子。
而且官府还承诺,种植神木,不仅可以抵消部分赋税,将来砍伐时,官府还会低价售卖。
这等好事,谁不踊跃?
一时间,常山郡的山野间,到处都是扛着锄头,提着树苗的百姓。
他们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将一棵棵希望的树苗,亲手栽入贫瘠的土地。
……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半年之后。
中平五年三月,公元188年3月。
春风拂过常山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仅仅半年时间,常山郡已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常山太行山东侧。
一座规模宏大的矿区拔地而起。
高大的井架,整齐的工坊,以及那一条条用木轨铺设的简易轨道,构成了这个时代最震撼的工业画卷。
伴随着绞盘的转动,一车车乌黑发亮的煤炭,如同黑色的金子,被源源不断地从地底深处运出。
这些被命名为“乌金”的煤炭,立刻被运往元氏的装备工厂,投入到高炉之中。
钢铁的产量,瞬间翻了几番!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郡内的那些荒山。
放眼望去,曾经光秃秃的山岭,此刻已经完全被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所覆盖。
近百万亩的荒山,此刻已是绿意盎然。
那些被百姓们寄予厚望的速生槐树苗,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长到了半人多高。
它们形成了一片片初具规模的树林,在春风中摇曳着翠绿的枝叶,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地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