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让钱紧意外的,是许褚对自家人的"狠"。许褚的侄子许安,靠着赏单进了禁军当校尉,刚上任三个月,就偷懒耍滑,还让手下五个士兵帮他家种麦子。这事儿是禁军老兵偷偷告诉许褚的,那天他正在演武场练兵,听了之后当即把长枪往地上一戳,亲自去营里把许安揪了出来。
演武场上全是禁军士兵,许安被揪着衣领,脸涨得通红。"我许家的小子,要么靠打仗挣前程,要么靠种地挣饭吃,"许褚的嗓门震得树梢叶子都掉,"你倒好,借着我的名头当寄生虫!"
许安不服气,挣扎着喊:"叔父!我是校尉!让士兵帮家里种点地咋了?夏侯将军的侄子还抢老百姓闺女呢!我这算啥?"
"你还敢跟别人比?"许褚一脚把许安踹地上,许安的校尉帽滚出去老远,"别人是别人,我许家的人就得守规矩!主公赏你当校尉,是让你护着朝廷,不是让你作威作福!"说着就喊来两个士兵,"把他的校尉服扒了,押回谯县,去种村东头那三亩薄地——啥时候把那地种出亩产五石粮,啥时候再回军营!"
许安哭着拽许褚的裤腿:"叔父!那地是盐碱地,往年亩产才两石!我种不出五石啊!"钱紧也忍不住劝:"将军,好歹是自家侄子,罚轻点吧?传出去别的将军该笑话了。"
"笑话?"许褚叉着腰,脸绷得跟铁板似的,"我宁可让人笑我许褚对侄子狠,也不能让人戳许家的脊梁骨!今天我饶了他,明天他就敢借着我的名头抢老百姓的地;后天许家就得像汝南袁家那样,被主公抄家!"
许安被押回谯县那天,钱紧偷偷塞给他一袋干粮,却被许褚看见了。许褚把干粮夺过来扔河里:"别给他送吃的!就让他自己种自己吃。饿肚子是他活该——让他尝尝没饭吃的滋味,才知道珍惜主公给的前程。"
没成想,这一罚居然罚出个好庄稼汉。许安在地里摸爬滚打半年,晒得比佃户还黑,手上的老茧结了一层又一层。他不甘心种不出粮食,居然去邻县找老农夫请教,还琢磨着把盐碱地翻三遍,掺上草木灰改良土壤。到了秋收,那三亩薄地居然收了十七石粮,亩产超五石!
许安捧着新粮去军营见许褚时,粮食还带着地里的潮气。他红着眼把粮袋往地上一放:"叔父,我错了。靠自己种的粮,比别人送的香;靠自己挣的军功,才对得起身上的铠甲。"
许褚蹲下身,抓起一把麦粒,在手心里搓了搓,吹掉麦壳放进嘴里嚼。他没说话,却偷偷给钱紧递了个眼色——当晚就派人给许安送了套新校尉服,还把他调去先锋营,跟着张辽打仗。钱紧笑着说:"将军,您这又罚又赏的,比账房先生算得还精。"
许褚摸着下巴笑:"治家跟打仗一样,得赏罚分明。光疼着护着,小子们早晚成废人;光罚着,又寒了人心。咱许家要想长久,就得让小子们明白:啥都得自己挣,没人能替他们扛一辈子。"
渭南之战的赏钱还没捂热,许褚又赚了笔"稳当钱"。曹操见许家的铠甲做得实在,把禁军一半的铠甲订单都给了许家冶铁坊。李老三这回不敢偷工减料,每副铠甲都按一寸铁皮打,工匠们因为工钱给得足,干活也格外用心——禁军士兵试穿时都说,许家的铠甲比别家沉两斤,却能挡得住弓箭直射。
订单多了,钱紧又犯了难:铁料不够了。谯县周边的铁矿产量有限,按现在的订单量,顶多撑三个月。他急得满嘴起泡,找许褚商量:"将军,要不咱涨点价?铁料商说加价两成,就能优先给咱供货。"
许褚却摇头:"涨价不行,军队的预算是固定的,咱涨了价,他们就得少买铠甲。你去趟汝南,找赵铁山——当年我在汝南打仗救过他的命,他家有座铁矿,说不定能匀点给咱。"
钱紧半信半疑地去了汝南。赵铁山果然给面子,说愿意按原价供铁,但有个条件:许家得帮他把粮食运到许都,路上盗匪太多,他的商队不敢走。钱紧回来一说,许褚当即拍板:"帮!让许安带十个禁军兄弟跟着商队走——既送了人情,又能让许安练练手,顺便看看路上的盗匪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么凶。"
没成想,许安这一趟居然立了功。商队走到半路,真遇上二十多个盗匪举着刀抢粮。许安没慌,让禁军兄弟排成阵,自己提刀冲在前面,居然砍伤三个盗匪,把人都吓跑了。赵铁山感激坏了,不仅按原价供铁,还多给了一成,说"算是谢礼"。
钱紧拿着多出的铁料,对许褚叹道:"将军,您这招太高了!既解决了铁料的事儿,又让许安立了功,还赚了人情——这人情可比银子值钱多了。"
许褚却摆手:"人情是相互的。当年赵铁山被黄巾军围了,我救了他;现在他帮咱供铁,是本分。咱不能借着人情占人便宜,下次他运粮,还让许安去护送,一分钱都不能要。"
就这么着,许家的冶铁坊越开越红火,连附近的郡县都来订铠甲。钱紧算过账:单是铠甲生意,一年就能赚五十万文,再加上食邑的租税,许家一年的收入,比谯县县令还多三倍。可许褚还是老样子,每天在军营吃粗茶淡饭,回家就蹲田埂上看佃户种地,连件新铠甲都舍不得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搞钱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