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宿主高效处理战后复杂局面,展现出对将士生命的深切尊重与卓越的善后安抚能力,将军事胜利转化为凝聚人心、巩固统治的契机… 宿主状态:于重大伤亡后保持清醒,举措得当,军心民心归附,统治根基因人道关怀与高效行政而更加稳固,继承人通过承担具体要务,治理能力与仁政理念得到深度融合…】
战后抚循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狄道城内设立了临时的抚恤发放点和流民接待处。李玄业在周勃的指导下,终日埋首于文牍之中,核对名册,计算钱粮,接见前来领取抚恤的军属。他听到失去儿子的老母亲悲恸的哭声,看到伤残军士坚韧的眼神,也感受到百姓对王府及时赈济的感激。他亲自前往城外的临时安置点,查看流民居住的帐篷,询问他们的困难,督促官吏尽快划拨土地,发放种子农具。这些亲身经历,远比书本上的说教更深刻地让他理解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含义,也体会到了父亲“战胜而易,守胜而难”的深意。
期间,李凌亦轻车简从,巡视了受损的边塞,慰问守军,查看修复进度。他的亲力亲为,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
七月初,当晚后工作步入正轨时,郡丞公孙阙带来了关于西域的最新密报,这次的消息却透露出积极的迹象。
“王爷,玉门屯所急报!张骞有消息了!”公孙阙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历经波折,张骞已成功获得乌孙王子军须靡的初步信任!军须靡收下了我第二批援助的药材和精铁器具,对其部落伤患救治、器械更新帮助甚大。更重要的是,军须靡主动向张骞透露,匈奴右贤王此次东侵我北地失利,伤亡颇重,其在匈奴单于庭威望大跌,对乌孙阿莫里部的支持力度可能减弱。军须靡似乎重燃希望,询问若其能顶住阿莫里压力,甚至发起反击,我北地能否提供更多、更直接的支援,例如……少量制式兵甲?”
李凌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沉吟道:“哦?军须靡态度转变了?看来朔方之胜,威震西域啊。然,直接提供兵甲,风险太大,易授匈奴以柄,亦可能养虎为患。”
他沉思片刻,决断道:“子通,传令张骞:其一, 充分肯定军须靡的‘正统’地位,表达我北地对其抗暴复国的道义支持。其二, 明确告知,直接提供汉军制式兵甲暂不可行,然可加大药材、茶叶、布匹、以及……更多非标号的优质铁料(可打造兵器的)援助,助其提升战力。其三, 可派遣数名精通筑垒、修械的工匠(非军籍),以‘雇佣’形式随商队前往,助其改善防御工事和器械,此乃‘技术支援’,较难追查。其四, 最重要的,加强情报共享! 令张骞设法与军须靡建立一条稳定的情报交换渠道,我方提供匈奴动向(部分可公开情报),换取其提供的西域、尤其是匈奴在西域的情报。其五, 提醒军须靡,右贤王新败,急于挽回颜面,可能加大对乌孙的压迫,望其早作准备,与我更需同心。”
“王爷此策甚妙!既示好增援,又规避风险,更将合作推向实质!”公孙阙赞道,“臣即刻加密传讯!”
西域方向的这一转机,意味着北地郡“以西制胡”的战略,在经历初期的试探与波折后,终于打开了突破口,若能经营得当,或将在未来对匈奴形成战略牵制。
七月中,夏粮丰收在即,田野里一片金黄。战后抚恤与重建工作也取得了显着成效。阵亡将士家属基本得到抚慰,流民安置有序进行,边境关塞修复进度过半。世子李玄业在具体负责这些事务的过程中,展现了超出年龄的细致、耐心与同情心,处理问题日渐沉稳,得到了周勃等人的赞许。
李凌见时机成熟,便在一次家庭晚膳后,将李玄业唤至书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业儿,此番战后善后,你做得很好。”李凌温和地看着儿子,“可见你不仅有心,亦有能。然,你可知,为父为何将此等关乎人心向背的重任交予你?”
李玄业沉思片刻,答道:“回父王,儿臣以为,父王是让儿臣深知,治国平天下,非仅权谋武功,更在于恤民、安民、得民。 将士用命,源于保家卫国;百姓归心,源于安居乐业。战后抚循,正是彰显仁政、凝聚人心之关键。儿臣亲历其间,方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亦知为政者一念之仁、一事之细,可能关乎万千生灵。”
“善!”李凌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悟到这一层,甚好。然,尚需明白,仁政需有实力为基,抚循需与威权并重。 我对将士厚恤,是因他们英勇杀敌;我对百姓安置,是因他们是我北地子民。若无强大军力击退胡虏,若无严明法度惩治奸邪,则仁政无从谈起,抚循亦成空谈。此乃‘宽猛相济’之道。你日后施政,当时时权衡于此。”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定当努力修习,以求宽猛得宜,恩威并施。”李玄业肃然应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