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6年 汉文帝二年 农历五月中至六月
五月中,北地高原的夏日气息渐浓。阳光变得炽烈,广袤的田野里,粟黍苗已长至半人高,绿浪翻滚,预示着夏粮丰收在望。湟水奔腾,水量充沛,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农人们正忙于夏耘的最后阶段,除草追肥,引水灌溉,期盼着一个月后的丰收。狄道城内,市井繁华,因官府有效治理和西域商路带来的利润,民生恢复迅速,显得颇有生机。然而,这片祥和景象之下,战争的阴云却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骤然压境。靖王李凌此前预判匈奴右贤王部可能在秋高马肥时大举入寇,然边关急报传来,匈奴人竟提前发动了!五月二十,朔方故地以北的烽燧台接连燃起冲天狼烟,示警的鼓声震动边塞——匈奴右贤王亲率主力骑兵近三万,辅以各部仆从,号称五万,浩浩荡荡,越过边境,直扑防御相对薄弱的朔方、窳浑方向,其兵锋迅猛,显然意图趁北地夏粮未收、军民疲于农事之际,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闪电掠夺,以雪去岁高阙之耻,并抢夺过冬物资。战报传至狄道,靖王府气氛瞬间紧绷。李凌虽早有预警和部署,然敌军来得如此之快、势头如此之猛,仍超出了部分预料。一场关乎北地存亡的夏季防御战,猝然打响。李凌临危不乱,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坐镇中枢,依据既定方略,调兵遣将,统筹全局。都尉赵破奴则亲赴前线,指挥御敌。与此同时,内部夏耘扫尾、夏税征收准备等事务亦不能停滞,战争与生产必须兼顾。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战中,世子李玄业被赋予了更具体的职责,协助长史周勃统筹后方粮草军械调度,亲身参与支撑一场大战的后勤运作,迎来了其成长道路上又一次严峻的考验。北地郡再次面临战火洗礼,靖王李凌能否如同去岁高阙之战一样,砥柱中流,击退强敌,守护住这片土地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希望?
五月廿二,狄道靖王府正殿。战报如雪片般从北方传来,气氛肃杀凝重。李凌一身戎装,端坐主位,虽未亲临前线,然目光如电,不怒自威。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等核心僚属肃立两侧,世子李玄业亦在旁聆听,面色紧绷。
“王爷!”一名信使满身尘土,疾奔入殿,单膝跪地,“朔方急报!匈奴右贤王主力已突破我外围烽燧,前锋已抵窳浑塞外五十里!其兵分两路,一路约万骑猛攻窳浑,另一路约两万骑,绕过窳浑,似欲直扑朔方郡故治所在!赵都尉已按预案,命窳浑塞坚守待援,亲率主力驰援朔方!”
“胡虏来得好快!”周勃沉声道,“果然是想打我个措手不及,抢我夏粮!”
李凌面色沉静,并无慌乱,手指迅速在地图上划过:“破奴应对无误。窳浑塞城坚粮足,守将韩成沉稳,顶住万骑进攻,问题不大。朔方故地方向,地域开阔,利于胡骑驰骋,乃此战关键。传令赵破奴:朔方之战,不必拘泥于一城一池之得失! 依托各处军堡、烽燧,节节抵抗,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迟滞其推进速度,迫其分兵!命李敢所部三千精骑,不必固守朔方城,而是作为游军,专司袭扰匈奴粮道、劫掠小队,打击其士气! ‘猎杀小队’全体出动,潜伏于其进军路线侧翼,狙杀其斥候、将领! 各塞守军,加强夜间戒备,防敌偷袭!”
“诺!”信使记下令谕,飞奔而出。
“勃兄!”李凌转向周勃,“后勤乃此战胜负之关键! 立即启动战时粮草军械调度!命各县,即刻组织民夫,向前线输送箭矢、礌石、火油、医药!征调医匠,组建伤兵营!通往朔方、窳浑的官道,设兵保护,确保畅通!”
“老臣遵命!已按预案,第一批物资半个时辰前已发出!”周勃慨然应道,展现出不俗的效率。
“子通,”李凌又对公孙阙道,“情报一刻不能停! 我要知道右贤王的具体位置、兵力分布、伤亡情况、以及……其后方的任何异动!加派斥候,不惜代价!”
“臣明白!‘夜不收’已全部撒出去了!”公孙阙肃然道。
最后,李凌看向李玄业,目光深邃:“业儿,大战已起。前线将士浴血,后方支撑尤为重要。你随周世伯,专职协助粮草军械调度、民夫调配、以及与前线的文书传递。要亲眼看看,一场大战,需要多少粮秣,多少箭矢,多少民力支撑!要体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真意!”
“儿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王所托!”李玄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郑重应答。他知道,这是父亲让他真正接触战争核心运作的开始。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突发大规模军事入侵,展现出卓越的危机反应与战略指挥能力,迅速启动战时机制,部署精准,兼顾前线指挥与后勤保障… 宿主状态:于大战骤临之际沉着应对,统治体系高效转入战时轨道,多线指挥有条不紊,继承人首次深度参与核心后勤运作,经历重大考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