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 汉后少帝元年 农历八月下至九月
八月的北地,暑气渐消,秋意初显。天高云淡,风物疏朗。狄道城外广袤的田野里,夏粮已颗粒归仓,土地被重新翻垦,部分区域已播下了耐寒的秋麦,嫩绿的苗芽破土而出,预示着来年的希望。湟水水量虽不及春夏,却依旧奔流不息,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与这日渐宁静的秋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狄道城内愈发繁忙的景象。靖王李凌定下的“西进经略”之策,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至北地郡的各个角落。郡府各曹署官吏奔走忙碌,核算钱粮、调配物资、签发文书;市集内,来自河西乃至更远西域的胡商明显增多,带着驼队,运来皮毛、玉石、马匹,换走丝绸、布帛、茶叶和铁器(非兵器);城外军营,骑兵操练的号角声更加频繁,新打造的武刚车、强弩正被加紧测试。一种外向的、开拓的活力,取代了去岁被围城时的紧张与压抑。然而,在这片蓬勃的生机之下,来自远方的暗流并未停歇。关东大战的消息依旧不断传来,战局愈发扑朔迷离,其发展态势,隐隐牵动着西北的神经;而北地郡自身向西拓展的步伐,也绝非一帆风顺,古老的河西走廊盘踞着多方势力,利益交织,关系微妙,每一步试探与接触,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反应。靖王李凌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既要推动西进大业,又要时刻警惕东线变局,其决策愈发需要兼顾长远战略与即时风险。与此同时,世子李玄业在父亲与长史周勃的引导下,正式涉足西域商队的实际组建与管理,这位年轻的继承人,即将在真实的风险与挑战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历练。
八月二十,靖王府西侧,新挂牌的“西域事务署”内,一派繁忙景象。这处原本闲置的官廨,已被临时征用,作为筹备首支大型官督商队的指挥中枢。长史周勃亲自坐镇,几名精干的书吏埋头处理着堆积如山的简牍文书,核算成本、登记货品、制定规章。世子李玄业一身简便的锦袍,坐在周勃下首的一张独立案几前,面前也摊开着几卷账簿和名单,正凝神翻阅,不时提笔标注。这是他正式参与实务的第十天。
“世子殿下,”一名负责货品清点的吏员上前,恭敬地呈上一卷竹简,“这是从武威、张掖等郡购进的首批货品清单,共计蜀锦五百匹,河东盐两千石,豫章瓷器三百件,会稽茶叶一百担,另有狄道官坊新制的精铁锅具、犁铧五百件。均已验收入库,请殿下复核。”
李玄业接过竹简,仔细看去。他并未急于核算数字,而是先问道:“这些货品,尤其是盐铁,出关可有凭验?与胡商交易,作价几何?可比市价?”
那吏员略感意外,没想到世子关心如此细务,忙答道:“回殿下,盐铁出关均已有郡府签发之特许文牒,注明为民用器物。作价方面,根据公孙大人提供的河西市情,初步定为此价……”他指向简上的一处数字。
李玄业看了看,沉吟道:“盐价似乎略高了些。我听闻休屠部今夏盐池收获颇丰,盐价应有下跌。茶叶价亦需再议,西域诸部近年渐嗜此物,需求增大,或可适当提价。你且将近期河西各关市的价目表取来,我再比对一下。”
“诺!殿下思虑周全,下官这就去取。”吏员心中暗赞,躬身退下。
周勃在一旁听着,抚须微笑,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缓步走过来,道:“世子能虑及市价波动与需求变化,而非仅核数目,甚好。经商之道,在于通时变,察供需。我等地货物西去,非为炫耀,实为牟利、交友、探路。价准货真,方能取信于人,建立长久往来。”
李玄业起身受教:“多谢世伯指点。业儿只是觉得,既是为北地开拓商路,每一文钱都需用在刀刃上,既要显我物阜民丰,亦要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方能持久。”
“正是此理。”周勃点头,“此外,人选亦至关重要。商队首领,需胆大心细,熟知胡情,又能随机应变;护卫头领,需武艺高强,忠诚可靠,能应对沙匪路霸;通译、向导、医者,乃至熟悉西域地理水文之人,皆需精心挑选。此事,王爷已交由赵破奴将军协助甄选,名单稍后便会送来,世子也需一同参详。”
“业儿明白。”李玄业郑重应道。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实实在在,远非昔日旁观听议时可比的。
【系统提示:宿主推行“西进经略”战略进入实质阶段,继承人开始深度参与核心实务操作,展现出良好的细节把控力与务实精神,家族事业传承步入新层面… 宿主状态:于战略拓展期稳坐中枢,委派得力,教导有方,统治体系高效运转,应对东西两线复杂局面的能力持续增强…】
就在李玄业沉浸于商队筹备的繁琐细节时,郡丞公孙阙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神色略显凝重。他与周勃交换了一个眼神,周勃会意,对李玄业道:“世子,你且在此继续核对货单,老夫与子通先生有事需即刻面禀王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