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妃嫔、命妇齐齐跪送,待太后离去,殿内的气氛明显松弛下来。
丝竹再起,歌舞依旧,但许多人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宴席之上。
李承瑞适时起身,举止温文尔雅:"今日中秋佳节,承蒙父皇母后恩典,让承瑞得以与诸位共庆。如今长辈们既已安歇,不如由承瑞代为尽地主之谊。"
他端起酒杯,环视全场,笑容和煦如春风。
裴绾宁静静观察着这位刚刚被指婚的未婚夫。
只见李承瑞从容不迫地穿梭在席间,与各位宗室亲王、朝廷重臣把酒言欢。
他说话总是慢条斯理,举止优雅得体,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谦谦君子"。
"三殿下真是仁厚。"何昭容笑着对身旁的嫔妃道,"这般关心兄弟,实在难得。"
李承瑞恰好走过,闻言谦逊地低头:"昭容娘娘过奖了。太子殿下为国征战,承瑞身为哥哥,自然要时时挂心。"
酒过数巡,李承瑞"不经意"地走到姜保宁席前:
"皇嫂独自饮酒,可是在挂念太子?
姜保宁抬眼,神色平静:"三弟有心了。太子为国效力,本宫自然时时牵挂。"
李承瑞叹了口气,语气真挚:"皇兄在前线搏杀,承瑞却在京中享乐,每每思及,实在惭愧。若是承瑞也能为朝廷分忧就好了..."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周围几桌都能听见。立即有官员附和:
"三殿下仁孝,实乃皇室之福。"
"若是三殿下能参与朝政,定能为陛下分忧。"
姜保宁垂眸抿了一口酒,掩去眼中的冷意。
后与重臣交谈朝政,觥筹交错。
"三殿下对政务如此上心,实乃朝廷之幸。"卢秉权捋须赞叹。
李承瑞连忙摆手:"卢大人谬赞了。承瑞年少无知,还要多向诸位大人请教。"
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却被姜保宁精准捕捉。
"裴小姐觉得瑞儿如何?"不知何时,贤妃走到了裴绾宁身边。
裴绾宁恭敬回道:"三殿下温文尔雅,勤学好问,是难得的良配。"
贤妃满意地点头:"承瑞这孩子确实懂事。如今太子远在西北,他总说要为父皇分忧。"
这话中的深意,让裴绾宁心中一凛。她忽然明白了李承瑞今夜这一番表现的真正目的——太子不在京中,正是他表现的大好时机。
"母妃。"李承瑞走过来,自然地站到裴绾宁身侧,"儿臣与裴小姐正在商议,明日要去大相国寺为皇兄祈福。"
贤妃欣慰地笑了:"你们有这份心,再好不过。"
李承瑞转头看向裴绾宁,目光温柔:"绾宁,你说是不是?"
这是他第一次直呼她的闺名。裴绾宁垂下眼帘,轻声道:"殿下说的是。"
六、月下的真容
宴席终了,众人陆续散去。李承瑞亲自送裴绾宁出宫,一路体贴入微。
直到宫门在望,他忽然低声道:"绾宁,如今朝局动荡,你要多加小心。"
裴绾宁抬眼看他。
李承瑞叹了口气:"皇兄在前线凶险,朝中又...总之,以后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
他说得情真意切,若不是裴绾宁早已看穿他的伪装,恐怕真要被他感动。
"多谢殿下关心。"她微微欠身,"臣女告退。"
转身的刹那,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冷却。月光下,李承瑞的身影被拉得很长,那影子张牙舞爪,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恶狼。
坐上回府的马车,裴绾宁轻轻抚摸着腕上的玉镯。那是李承瑞方才送给她的订亲信物,质地温润,雕工精美。
可她却只觉得冰凉刺骨。
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三皇子,远比她想象的要深沉可怕。而自己即将与这样一个人共度余生...
马车驶过长安街,月光透过车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这一夜,她看清了未来夫君的真面目,也看清了自己将要踏上的,是怎样一条荆棘遍布的路。
喜欢东宫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东宫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