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那日醒得格外早。天边还未褪尽幽蓝,第一缕晨曦便已刺破薄云,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意味,涂抹在巍峨的城阙飞檐之上。
坊市间惯常的喧嚣,驴马的嘶鸣、贩夫走卒的吆喝,此刻竟都奇异地消隐了,只余下一种紧绷的、令人心悸的死寂,仿佛整座煌煌帝京,都在某种无形重压下屏住了呼吸。
人们无声地交换着眼神,踮起脚尖,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竭力向西望去。
烟尘渐起,在熹微的晨光里勾勒出一支庞大而沉默的队伍轮廓。
为首者,高鼻深目,胡服华美,正是鞑靼使臣。
他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驼队,驮着捆扎严实的巨大箱笼,箱笼之上,锦缎覆盖,在微风中偶尔掀起一角,露出内里宝石与金银器皿的冷硬光芒。
那光芒炫目却冰冷,毫无暖意,只令人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被献祭般的压迫。
而整个队伍最核心处,是那架由八匹雪白骏马牵引的鎏金宝车。
车帘低垂,密不透风,只隐隐透出一缕奇异而浓郁的甜香,似异域奇花,又似秘制香料。
宝车旁,侍立着数名同样以薄纱覆面的西域侍女,身姿僵硬如木偶,垂首敛目。
宝车之内,端坐着一个模糊的轮廓,纹丝不动。
她周身笼罩在一件宽大厚重的、绣满繁复金线的猩红披风里,连发丝都被严实地包裹,唯一露出的,是覆在脸上的一方薄如蝉翼、却密不透光的暗金面纱。
面纱之后,无人能窥见她的容颜与神情,唯余一片幽深莫测的沉寂。
这沉寂,比任何哭喊都更令人窒息。长安宽阔的街道两旁,挤满了无声的人群。
无数道目光,好奇的、怜悯的、戒备的、冷漠的,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巨网,无声地笼罩在那宝车之上,笼罩在那个遥远国度献出的、神秘莫测的祭品身上。
车轮碾过青石御道,发出单调而沉闷的辘辘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也敲打着帝国此刻微妙的心弦。
那辘辘的车轮声,一路碾过朱雀大街,碾过承天门威严的门洞,最终消失在巍峨宫阙的深处,却并未真正散去,反而在森严的宫墙内沉淀、发酵,化作太和殿上一种无形的凝重。
金殿之上,蟠龙柱高耸入云,支撑着描金绘彩的藻井,阳光自高高的窗棂斜射而入,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投下斜长的光斑。
空气里飘浮着淡淡的龙涎香气,却驱不散那份令人压抑的庄重。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阶肃立两旁,鸦雀无声,只有衣料摩擦时发出的细微窸窣声。
他们的目光,或探究,或审视,或漠然,都聚焦在殿中那一行人身上——正是那远道而来的西域使臣,以及他身后,依旧被猩红披风与暗金面纱严密包裹的“礼物”。
使臣上前一步,姿态放得极低,双手捧着一卷镶嵌着绿松石和红玛瑙的羊皮国书,高举过顶。
他的声音经过通译的转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异域的腔调,更添几分郑重:
“至高无上的天朝皇帝陛下!我西域诸部,沐浴陛下仁德光辉,心向往之如葵藿向日。今特献上我王最珍爱的明珠,吾国尊贵的公主殿下,”
他微微侧身,示意身后那沉默的红影,“愿以此微薄之礼,叩开邦交永好之门,结为秦晋,共御风沙,永世修睦!望陛下不弃,纳我赤诚。
话音落下,殿内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似乎被刻意压低了。群臣的目光,悄然转向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李允贤端坐于蟠龙宝座之上,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住了他大半的神情。
他沉默了片刻,这片刻的沉寂重若千钧,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终于,一丝温和的笑意,如同春日初融的薄冰,缓缓浮现在他保养得宜的脸上。
那笑容舒展,带着一种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他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淡漠:
“善。尔邦诚意,朕已深知。公主远来辛苦。邦交永好,亦是朕之所愿。”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殿内紧绷的空气骤然炸开!群臣如释重负,又似早有预料。
整齐划一地撩袍跪拜,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直冲殿宇穹顶,震得梁柱间的尘埃簌簌落下。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带着无上的崇敬与盲目的服从,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似乎要将殿顶都掀翻。
这浩大的声浪里,裹挟着帝国万邦来朝的骄傲,也淹没了所有可能的质疑与叹息,将那猩红披风下沉默的身影,彻底钉在了“邦交永好”的祭坛之上。
在这片震耳欲聋的山呼声中,那西域使臣深深地弯下腰去,几乎将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地面。
待声浪稍歇,他才重新直起身,脸上堆满了谦卑的感激,然而那双深陷的眼窝里,却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目的达成的精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宫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东宫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