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网络世界突然被一股恶意的潮水淹没。微讯公众号、短视频影评号、影视论坛,几乎在同一时间被二十多篇内容高度雷同的“批判文”攻占——标题个个耸动刺眼:《〈侠影篇〉:砸三亿造“实景噱头”,实则全靠后期合成》《新人演技尬出天际,李岩骑马像“木偶摆动”,苏晓哭戏无眼泪》《云栖玩不起就卖惨?所谓“真诚”不过是营销套路》。
这些文章的作者,清一色是平时以“毒舌影评人”自居、却常为流量剧站台的账号。某拥有百万粉丝的影评人“影坛老炮儿”,在文中捏造“内部消息”:“据《侠影篇》前后期师爆料,草原戏份只有10%是实景,剩下全是绿幕抠图,蒙古包是3D建模,连羊群都是特效合成,三亿预算多半花在买热搜上”;另一位影评人则拿李岩的骑马戏开刀,截取他早期训练时摔马的片段,恶意配文“连骑马都要摔十几次,这样的演员能演好郭靖?不如找流量明星用替身,至少不耽误拍摄进度”。
更卑劣的是,“流量联盟”还组织了大量水军,在#侠影篇不如流量剧#的话题下刷屏——“看了预告片,新人演技还不如我家爱豆的综艺片段”“实景?我看是‘实地拍绿幕’吧,别骗观众了”“春节档肯定选流量明星的电影,至少看着养眼”,甚至有极端水军跑到李岩、苏晓的社交账号下辱骂,用词不堪入目。短短两小时,负面舆论像乌云般笼罩在《侠影篇》上空,不少不明真相的路人开始动摇:“难道真的是噱头?”“三亿预算不会真的打水漂了吧?”
面对这场蓄谋已久的抹黑,云栖文创的反击却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更准、更狠。当天傍晚,陆砚辞没有召开紧急公关会,而是直接扎进了剪辑室,和团队一起连夜整理幕后素材——他们要放出的不是精心包装的“花絮”,而是藏在硬盘深处、从未公开过的“片场监控原片”。
凌晨三点,云栖文创官方账号突然发布一条长视频,标题简单直接:《〈侠影篇〉实景拍摄纪录:没有滤镜,只有真实》。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没有煽情的配乐,甚至没有字幕,只有一个个固定在片场各个角落的监控镜头画面,却像一把利刃,瞬间戳破了所有谎言。
画面里,是内蒙古草原零下二十度的风雪天:李岩穿着厚重的铠甲,在齐膝的积雪里练习骑马冲锋,马镫冻得硌腿,他却咬着牙反复调整姿势,一次没坐稳摔在雪地里,不等工作人员上前,自己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哑着嗓子说“再来一次”;镜头扫过旁边的工作人员,有人冻得鼻涕直流,却死死抱着摄影机,用身体挡住迎面而来的风雪;道具组的人蹲在雪地里,给马蹄绑防滑布,手指冻得发紫,却没停下手里的活。
画面切换到华山峭壁:苏晓吊着威亚,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攀爬,为了拍好“黄蓉寻药”的镜头,她反复调整身体角度,威亚勒得她肩膀发红,却笑着对导演说“再高一点,这样画面更有张力”;有一次威亚突然轻微晃动,她下意识抓紧岩壁上的藤蔓,事后才发现手心被划破,渗出血珠,简单用碘伏消毒后,又继续拍摄。
最让人动容的是暴雨中的桃花岛戏份:突如其来的台风让拍摄中断,剧组所有人没有撤离,而是自发围成一圈,用雨衣、防水布护住摄影机和道具,有人甚至趴在地上,用身体挡住流向设备的雨水;美术指导抱着刚做好的竹编道具,生怕被雨水泡坏,一直护在怀里,直到暴雨停了,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透,却第一时间检查道具是否完好。
视频的最后,是一段“特训日常”的监控:李岩的骑马裤堆在角落,裤腿内侧磨出大洞,边缘还沾着草原的泥沙;苏晓的古筝旁,放着五根断弦,每根弦上都缠着胶布;两人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角色分析,李岩在“郭靖守襄阳”的段落旁批注“要演出愧疚与坚定的矛盾,不能只靠皱眉”,苏晓则在“黄蓉做饭”的戏份下画了简单的流程图,标注“生火要慢,加调料时手指要轻,体现熟练”。
几乎在同时,李岩和苏晓也在个人账号晒出了“特训日记”的实物:李岩的骑马裤特写里,能看到膝盖处缝了又缝的补丁,他配文“这条裤子陪我在草原跑了三个月,摔过十几次,却比任何奖杯都珍贵”;苏晓晒出自己的双手,指尖和指腹布满厚茧,她写道“练古筝磨的,学竹编磨的,拍武打戏磨的——这些茧子,是黄蓉教我的‘成长’”;两人还同时放出了写满笔记的《侠影篇》原着,书页边缘卷得发白,上面的批注比正文还多。
这些无声的证据,比任何华丽的辩解都更有冲击力。#侠影篇 实景实锤# #这才是真敬业# 两个话题像海啸般席卷热搜,一小时内就压过了所有负面话题,冲上榜首。网友的评论里满是心疼与愤怒:
“看李岩在雪地里摔马,我眼泪都下来了——这叫‘木偶摆动’?那些水军良心不会痛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