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村的上午裹着层清透的晨雾,稻田里的露水还没干,风一吹就滚落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湿痕。陆砚辞家的院子里,石桌被擦得发亮,上面摆着刚泡好的山野茶,陶杯里飘着两片茶叶,旁边还放着一小碟张婶早上送来的青枣——红扑扑的,沾着点晨露,透着股烟火气。与这质朴氛围形成对比的,是院门口停着的三辆黑色商务车,车身锃亮,连轮胎缝里都没沾多少泥,一看就是刚从城市赶来的“贵客”。
车门打开,几位穿着定制西装的国际电影公司代表走下来,袖口的腕表闪着精致的光,手里握着皮质文件夹,脚步沉稳却带着几分刻意的“亲和”。为首的代表叫艾伦,金发碧眼,中文说得流利却带着点生硬的语调,一进院子就笑着伸出手:“陆先生,久仰大名。云栖村果然名不虚传,比想象中更有‘东方意境’。”
陆砚辞穿着件浅灰色的棉麻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还攥着《星尘归途》的手稿,指尖沾着点蓝墨——显然早上还在修改飞船的细节。他笑着回握,语气平和:“客气了,院子简陋,别介意。坐吧,喝杯茶解解乏。”
黄博和程砚秋早就坐在竹椅上等着,黄博穿了件休闲夹克,手里把玩着个核桃,眼神里带着点看热闹的通透;程砚秋则把“知音”吉他靠在椅边,指尖轻轻搭在琴带上,像在无声地给陆砚辞撑场。艾伦和几位代表坐在石桌对面,刚落座就打开文件夹,拿出厚厚的合作方案,纸页上印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和中文对照,最显眼的一行写着“《星尘归途》全球合作计划”。
“陆先生,我们非常看好《星尘归途》的潜力。”艾伦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语气带着胸有成竹的自信,“我们愿意提供无上限的预算支持——无论是特效团队、拍摄设备,还是后期制作,都能调动全球最顶级的资源。发行方面更不用担心,我们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的院线都有长期合作,能确保影片在超过100个国家同步上映,曝光量绝对是顶级的。”
他说着,指了指方案里的数字,眼神里带着“这条件没人能拒绝”的笃定:“只要您点头,这些资源立刻就能启动。我们相信,这部影片能成为东方科幻走向世界的‘标杆之作’。”
话锋一转,艾伦的语气稍微放缓,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施压:“不过,为了更稳妥地吸引国际观众,我们有两个小小的建议。第一,演员方面,是否可以启用几位好莱坞一线明星?比如丹尼尔·克雷格或者斯嘉丽·约翰逊,他们的全球号召力能让影片的前期票房更有保障。第二,剧本里一些过于‘东方化’的元素,比如‘太极动力核心’和‘山海经里的白泽’,普通国际观众可能难以理解,是否可以修改一下?比如把太极换成‘量子核心’,把白泽调整成更符合西方审美的‘星际生物’,这样能降低文化门槛。”
院子里的风忽然静了些,只有稻田里偶尔传来的虫鸣。陆砚辞端起陶杯,轻轻抿了口茶,目光落在手稿上画着的太极飞船草图上——黑白两舱的线条流畅,船头的“和”字透着股温润的力量。他放下茶杯,指尖轻轻点了点草图,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却也没有刻意的尖锐,只是清晰而坚定:“艾伦先生,感谢贵公司的看重,但这两个建议,我不能同意。”
他抬眼看向艾伦,眼神里没有妥协的余地:“首先,预算和演员的国籍、名气,从来不是我选择合作的首要条件。我要的是能理解这个故事的伙伴,不是单纯的‘资源堆砌’。其次,《星尘归途》的灵魂,恰恰就在于这些‘东方化’的元素——太极不是简单的‘动力核心’,它代表的是‘阴阳相生’的哲学,是我们对宇宙平衡的理解;白泽也不是普通的‘星际生物’,它身上藏着《山海经》的瑰丽想象,是我们对‘万物有灵’的敬畏。这些是故事的根基,就像云栖村的稻田离不开土地一样,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动。”
“至于演员,我的标准始终只有一个:看演技,更看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陆砚辞的声音顿了顿,想起之前黄博说想演林星的话,嘴角露出点浅淡的笑意,“不管是国内演员还是国外演员,只要能读懂‘林星对家园的牵挂’,能理解‘太极飞船里的东方智慧’,我都欢迎。但我绝不会为了‘流量’或者‘号召力’,选择一个连‘乡愁’都演不出来的演员——那是对故事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不负责。”
艾伦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显然没料到陆砚辞会如此直接地拒绝,毕竟“无上限预算”和“好莱坞明星”这两个条件,几乎没有哪个创作者能抗拒。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的黄博和程砚秋——黄博靠在竹椅上,手里的核桃转得慢悠悠的,眼神里带着点“早知道会这样”的了然;程砚秋则轻轻拨了下吉他弦,清脆的声响像在呼应陆砚辞的话,气场稳稳的,没有丝毫慌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