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文旅部启动专项整治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文娱行业激起层层涟漪——这三天里,涉事公司的股价持续暴跌,平台紧急下架疑似违规内容,经纪公司闭门开会自查,整个行业都在等待监管部门落下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午十点整,文旅部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的近百家媒体记者,手里的录音笔、相机早已准备就绪,镜头齐刷刷对准前方的发言台——文旅部、网信办、税务总局的三位官员并肩而坐,桌上摆放的红色文件夹上,“文娱行业专项整治首批处罚通报”字样格外醒目,严肃的氛围让现场连细微的咳嗽声都几乎消失。
“经多部门联合调查核实,现将文娱行业专项整治首批处罚结果通报如下。”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司长拿起文件夹,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上。
第一份处罚,直指林浩所属的星耀传媒。
“星耀传媒存在组织网络水军蓄意诽谤陆砚辞先生、通过‘阴阳合同’偷漏税款超3000万元、长期购买数据刷榜(含音乐播放量、社交平台热搜、艺人粉丝量)等多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司长顿了顿,抬眼扫过台下的记者,继续通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文娱行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星耀传媒处以5000万元顶格罚款,追缴全部偷漏税款及滞纳金共计1.2亿元;依法吊销其《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运营总监等5人被列入‘文娱行业失信名单’,终身限制从事文娱相关经营活动;同时,将其违法信息同步至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响起一阵相机快门的“咔嚓”声——5000万顶格罚款+吊销执照,这是近年来文娱行业针对经纪公司最严厉的处罚,足以让这家曾靠着“流量造星”风生水起的公司彻底退出市场。有记者当场举手提问:“请问星耀传媒的艺人后续将如何安置?”司长回应:“已协调行业协会搭建‘艺人过渡对接平台’,符合条件的艺人可自主选择其他合规经纪公司合作,但需承诺遵守行业规范,不得再从事数据造假等行为。”
第二份处罚,落在了涉事的知名音乐平台“乐响”身上。
“经查,‘乐响’平台长期为艺人提供‘付费刷榜’服务,明码标价销售‘虚拟播放量’‘虚假评论’‘榜单插队’等灰色业务,甚至为‘大客户’开通后台数据篡改通道,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秩序,误导消费者判断。”网信办网络内容管理局副局长接过话茬,通报具体处罚措施,“决定对‘乐响’平台处以2000万元罚款;责令其在24小时内下架100首经核查确认存在‘异常数据’的歌曲,这些歌曲此前标称播放量均超5000万,实际有效播放量(播放时长超30秒、IP地址不重复)不足10%,部分歌曲甚至存在‘机器24小时循环播放’的痕迹;同时,平台被责令停业整改三个月,整改期间暂停所有商业推广、艺人合作及会员充值业务,由监管部门派驻工作组驻场监督,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
副局长还透露,下架100首歌曲后,“乐响”平台已紧急调整榜单算法,不再以“播放量”为唯一指标,而是加入“用户真实评论率”“歌曲分享率”“线下演出传唱度”等维度,目前榜单前二十名中,多首此前“零宣传却靠口碑出圈”的独立音乐人作品成功上榜,与之前“流量歌曲霸榜”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份处罚,剑指搅动舆论的恶意营销号。
“20家此前活跃在文娱圈、以‘收钱带节奏’‘编造虚假爆料’‘恶意诽谤艺人’为生的营销号(如‘吃瓜前线速报’‘剧荒速推官’‘圈内秘闻君’等),多次参与此次‘陆砚辞抄袭’事件的恶意传播,发布不实信息、煽动粉丝对立,同时还涉及‘有偿删帖’‘泄露艺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税务总局稽查局官员通报,“决定对这20家营销号依法永久封禁所有平台账号(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其运营人员共35人被列入‘文娱行业黑名单’,终身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艺人经纪、影视营销等相关职业;涉嫌违法犯罪的,已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这份处罚彻底斩断了“水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此前这些营销号靠着“一条抹黑通稿收费5000-2万元”的模式牟利,如今终身禁业的处罚,让其他仍在观望的营销号彻底慌了神。
首批处罚结果通报完毕,整个文娱行业为之震颤。这不是“隔靴搔痒”的警告,而是实实在在的“重拳出击”,让所有抱着“侥幸心理”的从业者明白:监管部门这次是动真格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