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烈日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安澜城内外,但这份炎热之中,却蕴含着令人心安的生机。城外的农田里,原本嫩绿的禾苗已然抽穗,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这是安澜城经历战火蹂躏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秋收,其意义远超粮食本身,它代表着希望与稳定,是黑风同盟扎根于此的象征。
赵轩在张诚、周福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巡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看着农人们古铜色脸庞上洋溢着的、许久未见的真切笑容,听着他们充满感激的问候,赵轩心中那份因外部压力而始终紧绷的弦,也稍稍松弛了些许。民心,正在这金黄的稻浪中悄然凝聚。
“大人,看这长势,只要后续半月无大灾,丰收可期啊!”张诚指着眼前一片长势尤其喜人的稻田,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此乃‘安澜一号’稻种,是几位老农根据您提供的选种法子,从本地品种中优选培育的,看来确实有效。”
赵轩点了点头,他不过是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提了些“优选穗大粒饱者留种”、“尝试不同地块间种”等粗浅概念,没想到在经验丰富的老农实践中,还真摸索出了一些门道。这让他更加确信,知识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火花,也能在这片土地上燃起希望之火。
“水利工程司新修的几条支渠功不可没,”周福补充道,“即便是前些日子那场不大的旱情,咱们的稻田也没受太大影响。工匠营那边,按照图纸打造的新式水车,也在河边开始架设了,若能成功,明年春灌将更加省力。”
系统解锁的“水利工程司”图纸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一切,都让赵轩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巡视完毕,回到城守府,王老五早已等候多时,脸上却带着一丝凝重。
“盟主,漳水关那边的赤眉军,有动静了。”王老五开门见山,“不是大军调动,而是……人员往来变得异常频繁。我们的斥候观察到,这几日,不断有身穿不同样式服装、看起来像是使者或者头目的人物,从各个方向进入赤眉军大营,然后又匆匆离开。营地里似乎还在举行某种……仪式?夜里能看到篝火通明,隐约有诵经声传来。”
“哦?”赵轩眉头微蹙,“可探知这些人的来历?还有那仪式,具体是何情形?”
王老五摇头:“离得太远,看不真切。那些外来者都很警惕,护卫森严。至于仪式,斥候不敢靠近,只听到声音,感觉……不像是寻常的军队誓师,反而有点……类似之前北山矿洞那种邪异的感觉,但又不完全一样。”
赤眉军内部在搞什么名堂?频繁的外交活动,意味着他们在整合或拉拢周边势力?而那神秘的仪式,则让赵轩再次警惕起来。这个“赤眉神军”,绝对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其背后恐怕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继续监视,但务必保证安全,宁可消息滞后,也绝不能暴露我们的斥候。”赵轩下令道,“另外,加派一组人手,专门留意河间府方向的动静,看看赤眉军的老巢是否有大规模兵力调动的迹象。”
“是!”王老五领命而去。
赤眉军的异动像一片阴云,暂时遮蔽了丰收的喜悦。赵轩意识到,平静的发育期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了。他必须加快步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安澜城的建设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粮食收获在即,全城都动员起来,准备抢收。学堂的第一批孩童已经能认写上百个常用字,朗朗读书声成为城中一景。医馆在一位落魄郎中的主持下,也救治了不少病人,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城墙内部的营房、仓库等设施也进一步完善。
然而,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这种按部就班的发展。
这日,净邪司的玄影求见,脸色异常严肃。
“城主,我们在例行巡查城基时,于西门附近一段废弃城墙的下方,发现了一些东西。”玄影的声音低沉。
“什么东西?”赵轩问道。
“一段被掩埋的阶梯,通往地下。”玄影道,“入口极为隐蔽,被碎石和藤蔓覆盖,若非我对能量波动敏感,几乎无法察觉。我带人初步探查了一下,下面……似乎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下空间,建筑风格古老,绝非近代所建。而且,里面弥漫着一种……非常微弱,但极其古老的阴冷气息,与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邪气都不同。”
地下空间?古老建筑?赵轩心中一动。安澜城历史悠久,历经多个朝代,地下埋藏着一些前朝遗迹并不奇怪。但能让玄影如此郑重其事,显然非同小可。
“可有人进去详细探查?”赵轩追问。
“没有。”玄影摇头,“那入口处的气息虽然微弱,但给我的感觉非常危险,仿佛沉睡着什么。我不敢贸然深入,只是在外围感应了一下,并留下警戒符箓。城主,我怀疑,这下面可能是一处古代遗迹,甚至……可能与某些古老的祭祀或封印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