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渝复县,清晨已有了凉意。季秋水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划过《全县民生实事清单》,目光在 “为偏远乡镇老人上门办老龄补贴” 这一项上停了下来。清单上只简单写着 “计划办理 500 人,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关于 “如何上门、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遇到问题怎么解决” 等关键信息,一片空白。
她拿起红色电话,拨通了县民政局副局长张志强的号码。“张局,关于偏远乡镇老人上门办老龄补贴的事,我想跟你了解下具体方案。”
电话那头的张志强语气轻松:“季主任,这事儿简单,就是让乡镇民政员上门收集材料,填好表再交回县里审批,没什么复杂的。老人们行动不便,我们上门服务,已经很贴心了。”
季秋水皱了皱眉:“张局,老人行动不便只是一方面。他们大多年纪大了,听力、记忆力可能都不好,收集材料时会不会有困难?比如没带身份证、听不懂政策,这些情况你们考虑过吗?”
张志强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季秋水会考虑这么细:“这…… 应该不会吧?乡镇民政员都有经验,会提醒老人带材料的。再说,办补贴就是填个表,老人应该能听懂。”
“没有‘应该’,民生实事不是‘写在纸上’,是‘办在心上’—— 你多考虑一个细节,老人就少一分麻烦;你多付出一点耐心,老人就多一分安心。” 季秋水的语气带着坚持,“这样吧,我带督查室的同事去柳溪乡试点,看看实际情况再说。”
张志强虽然觉得 “没必要这么较真”,但也不好反驳,只好答应:“行,我让柳溪乡民政所配合你们。”
第二天一早,季秋水带着督查室的小王、老叶,还有民政局派来的联络员,驱车前往柳溪乡。柳溪乡是渝复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山路蜿蜒,车子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乡民政所。
乡民政所所长王芳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份《柳溪乡老龄老人名单》:“季主任,我们乡符合条件的老人有 120 位,分布在 8 个村,今天先去离乡上最近的红星村试点。”
红星村有 23 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大多住在半山腰的老房子里。季秋水一行人跟着王芳,先来到村支书家。村支书已经通知了几位老人过来,其中 78 岁的李大爷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他们来,连忙起身迎接。
“大爷,我们是来给您办老龄补贴的,您把身份证拿出来,我们登记一下。” 乡民政员小陈拿出表格,语气语速都很快。
李大爷愣了愣,凑近小陈:“你说啥?声音太小,我听不清。”
小陈又提高声音重复了一遍,李大爷还是摇头:“还是听不清,我耳朵背好多年了。”
季秋水见状,连忙让小陈放慢语速,凑到李大爷耳边,一字一句地说:“大爷,我们是来帮您办老龄补贴的,每月能领 120 块钱,需要您的身份证登记信息。”
李大爷这才听明白,笑着点头:“哦,办补贴啊!好,好!我去拿身份证。” 他转身进屋,翻了半天却空着手出来:“哎呀,身份证好像忘在县城的儿子家了,这可咋整?”
“那没办法,没有身份证登不了记,您只能下次让儿子把身份证送回来,我们再上门。” 小陈无奈地说。
李大爷的脸色瞬间暗了下来:“我儿子半年才回来一次,这得等多久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去不了县城……”
季秋水看着李大爷失落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旁边的张大妈也开口了:“同志,我身份证带来了,可这补贴要办银行卡,我也不会用啊,万一钱被人骗了咋办?我不敢让别人帮我办卡。”
接连出现的问题,让原本 “简单” 的上门服务变得棘手。季秋水意识到,张志强说的 “没什么复杂”,其实是忽略了老人的实际需求 —— 听力不好、忘带证件、担心被骗,这些看似 “小事”,却是老人办事的 “大难题”。
“王所长,你统计一下,咱们乡听力不好的老人有多少?没带身份证的大概有多少?” 季秋水对王芳说。
王芳连忙拿出名单:“听力不好的大概有一半,没带身份证的,刚才问了下,有 5 位老人要么忘带,要么身份证在外地的子女家。”
季秋水点点头,当即决定:“现在就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一,小王,你立刻联系县城的文具店,买 10 个扩音器,送到柳溪乡来,让民政员上门时用扩音器跟老人沟通;第二,老叶,你跟村支书说,让各村用广播通知老人,明天上门办补贴时,务必带上身份证,要是身份证不在身边,提前跟子女联系,要么送回来,要么拍清晰的照片发过来;第三,我联系县农商行,让他们派工作人员明天过来,现场给老人办银行卡、激活,还要给老人讲解怎么查余额、怎么防骗。”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小王打了好几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一家愿意当天送扩音器的文具店;老叶跟着村支书去了村广播室,反复播放通知;季秋水则拨通了县农商行行长的电话,说明情况后,行长当即答应派 2 名工作人员,明天一早赶来柳溪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