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养猪,李大叔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好着呢!政府给的猪仔壮实,技术员每月都来指导,预计年底能出栏 3 头,能卖不少钱!还有合作社的事,我入了股,说是年底有分红,就是现在还没见着钱。”
“那您知道分红大概有多少吗?” 季秋水顺势问道。
李大叔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合作社的人说,大概能有一千多块吧。不过他们也说了,得等合作社的农产品卖完了才有钱分,得到年底。怎么,领导,这个分红现在就算进我们的收入里了?”
季秋水心里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我们就是了解情况。大叔,您家今年除了养猪和可能的分红,还有其他收入吗?”
“有!我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干活,每月有 800 块,我老伴在村卫生室帮忙,每月也有 500 块。加上卖稻谷的钱,比去年强多了!” 李大叔掰着手指头算着,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期待,“就是盼着年底分红能早点到账,想给孙子买个新书包。”
离开李大叔家,他们又去了村西头的王大妈家。王大妈家是易地搬迁户,住的是政府统一建的安置房。一进门,就看到王大妈正坐在缝纫机前缝补衣服,桌上放着一碗没吃完的咸菜稀饭。
“大妈,您家今年的收入怎么样?” 季秋水轻声问道。
王大妈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活:“收入是比以前好点,我儿子在外打工,每月能寄回两千块。就是合作社的分红,说了大半年了,到现在还没给。上次镇里统计收入,问我有没有分红,我说没有,他们却说‘先算上,年底肯定有’。我这心里也犯嘀咕,没拿到手的钱,怎么能算收入呢?”
她指了指墙上的日历,上面用红笔圈着几个日期:“这是我记的合作社开会的日子,每次都说快了快了,可就是见不到钱。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想留点钱看病,要是分红一直拖着,我这心里也不踏实啊。”
小王在一旁默默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清晰。他抬头看向季秋水,眼神里满是震惊 —— 原本以为 “统计口径差异” 只是小事,没想到背后竟是老百姓 “没拿到手的分红被提前算入收入”。
周明在一旁脸色越来越难看,尴尬地解释:“季主任,这…… 这都是合作社的问题,我们镇里也是按农业局的要求统计的,没敢多算。”
季秋水没有接话,只是拍了拍王大妈的手:“大妈您放心,我们会帮您问问分红的事,有消息了跟您说。”
二、瞿塘镇的 “账本秘密”
第二站是瞿塘镇,车子刚停在镇财政所门口,就看到会计刘敏站在门口张望。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账本,看到季秋水一行人,连忙迎上来:“季主任,您来了。”
“刘会计,我们想看看产业分红的发放记录,麻烦你配合一下。” 季秋水开门见山。
刘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抱着账本的手紧了紧:“季主任,这个…… 需要镇领导批准吧?我只是个会计,没权限随便拿账本给人看。”
季秋水拿出督查证件,递到刘敏面前:“刘会计,我们是县委督查室的,依法依规开展督查工作,查看资金发放记录是我们的职责。如果有问题,你可以现在给镇领导打电话确认。”
刘敏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带着他们走进财政所的档案室。档案室里堆满了文件柜,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霉味。刘敏打开一个铁皮柜,拿出一本泛黄的账本,翻到 “产业分红发放” 那一页:“季主任,您看,这就是我们的记录。”
季秋水凑过去,仔细看着账本上的记录 —— 每一户的姓名、身份证号、分红金额都写得清清楚楚,金额从 800 元到 2000 元不等,合计有 56 万元。但她注意到,“发放日期” 那一栏大多是空着的,只有少数几户写着 “已预支”。
“刘会计,这些分红实际发放了多少?” 季秋水指着空白的 “发放日期” 问道。
刘敏压低声音,凑近季秋水,语气里满是无奈:“季主任,实不相瞒,大部分都没发。上个月农业局的人来督查,让我们把‘预估分红’都加上,说这样全县的人均增收数据能好看点,有助于评选‘脱贫成果巩固先进县’。我们镇领导也没办法,只能照做。”
“那账本上这些金额是怎么来的?” 小王忍不住问道。
“都是合作社报上来的预估数,说是年底能分到这么多,但现在合作社根本没钱。” 刘敏苦笑,“我们基层也不容易,上面要‘数据漂亮’,下面要‘实事求是’,夹在中间太难做人了。上次有个大爷来问分红,我说‘账本上已经算进去了’,大爷说‘账本上有,我口袋里没有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季秋水拿起账本,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空白的 “发放日期”:“刘会计,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空白的日期背后,是老百姓的期待?他们盼着分红过日子,我们却把没到手的钱算进收入,这不是骗他们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