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三楼的小会议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季秋水指尖拂过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的名单,纸页边缘印着的红色标记格外醒目——那是她前一晚逐人标注的细节:张老有腰椎间盘突出,需准备靠垫;李老有糖尿病,要避开高糖茶点;王老是独居老人,会后得安排车送回家。
“小赵,这次座谈会不只是听意见,更要让老同志们觉得‘回家’了。”季秋水把标注好的名单推到小赵面前,语气比往常更柔和些,“你看,张老去年摔过一跤,腿脚不方便,到时候你提前在会议室门口放个折叠凳,让他进门能先歇脚。茶要泡碧螺春,李老喝不了浓茶,记得多兑点温水。”
小赵捏着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那点对“形式主义”的嘀咕淡了些,却还是忍不住问:“季科长,咱们这么细致,会不会太麻烦了?县里最近事多,而且……”他没把“老同志们未必在意”说出口,可眼神里的犹豫藏不住。
季秋水拿起桌上的搪瓷杯,杯身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已经有些磨损——这是退休老秘书老王头去年送给她的。“你刚入职时,老王头给你讲过他帮老百姓抢收麦子的事吧?”她轻轻摩挲着杯沿,“当年他为了赶在暴雨前收完村西头的麦田,在地里泡了三天,脚都肿了。这些老干部,以前把心掏给老百姓,现在咱们多花点心思照顾他们,不是应该的吗?”
座谈会前一天,季秋水带着县委办的同事们忙到很晚。会议室里,原本冰冷的金属椅都套上了深蓝色的绒布座套,墙角摆上了两盆郁郁葱葱的绿萝;长条桌的一端,专门留出了“休息角”,放着血压仪、老花镜和急救包,旁边的保温桶里温着红糖姜茶——知道几位老大姐冬天容易手脚凉;就连签到表,都特意用了大号字体,旁边还备了放大镜。
“季科长,您连老同志们爱抽的烟都备好了?”同事小李指着桌上的软盒香烟,有些惊讶。
季秋水笑着摇头:“张老有支气管炎,不能闻烟味,咱们备的是薄荷糖。这些细节,都是我前阵子去老干部活动中心聊天时记下来的。咱们县委办,既要办好事,更要暖人心。”
座谈会当天,二十多位老干部刚走到县委办门口,就看到季秋水带着同事们站在台阶下迎接。小赵手里捧着热毛巾,挨个递到老干部手里:“张老,您慢点走,台阶上我铺了防滑垫。”
张老接过热毛巾,心里暖烘烘的:“小季啊,你们这细致劲儿,比我们当年在县委办工作时还周到。”
会议室里的暖光灯把空气烘得格外温和,老干部们刚在铺着绒布的座椅上坐定,季秋水就端着一个印着“老干部活动中心”字样的白瓷茶盘走了过来。茶盘里的玻璃杯都晾到了适宜的温度,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她先走到李老身边,轻轻把杯子递过去:“李老,您有糖尿病,我特意用凉白开兑了碧螺春,温度刚好能入口,您试试。”
李老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一阵熨帖,他抿了一口,笑着点头:“正好正好,不烫也不凉,小季你这心思比亲闺女还细。”季秋水又转身走到张老旁边,弯腰拿起椅背上的荞麦皮靠垫,小心翼翼地往他腰后塞,还伸手轻轻按了按:“张老,您上次说腰椎间盘突出犯了,坐着久了疼,这个靠垫是我让家里老人帮忙缝的,荞麦皮填得匀,您靠着能撑住腰。”张老往后靠了靠,舒服地叹了口气:“哎,还是你们年轻人想得周到,我家里那个靠垫,都没这个舒服。”
这时,县委办主任张建军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径直走到会议桌的“休息角”。他从袋子里掏出几个保温杯,笑着说:“各位老领导,知道你们开座谈会容易口干,我特意从食堂打了热乎的银耳羹,放了点冰糖,不甜腻,还能润嗓子。”说着,他就拿起保温杯,挨个给老干部们倒:“王老,您胃不好,这银耳羹我让厨房多炖了半小时,软糯得很,好消化。”王老接过保温杯,打开盖子闻了闻,眼眶微微发红:“建军啊,你们这哪是开座谈会,这是把我们当家里老人疼呢。”
座谈会正式开始,张建军先站起身,双手捧着一杯茶,对着老干部们鞠了一躬:“各位老领导,今天请大家来,一是想听听你们当年的工作经验,二也是想跟大家说句心里话——县委办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你们当年打下的好底子。你们在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跑遍全县的村村落落,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些我们都记在心里,也想好好学。”
张老听了,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建军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当年我在县委办的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乡全靠自行车,有时候遇上雨天,泥巴能把车轮子糊满,推都推不动。可就算这样,也得去啊,老百姓在村里等着呢,他们的事耽误不得。”
他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回到了过去:“有一年夏天,村里闹旱灾,庄稼都快枯死了,老百姓急得直哭。我们县委办的人,白天跟着村民一起去河边挑水浇地,晚上就在村部的煤油灯下写报告,商量怎么引河水灌溉。那时候没有电脑,报告全靠手写,写累了就趴在桌上歇会儿,醒了接着写。最后终于把水渠修通了,看着水流进田里,老百姓高兴得放鞭炮,那场面,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