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字化底座:一屏观全县、一网通办
1 平台选型:放弃自建,直接租用省里“一网通办”云资源,县财政每年付租赁费38万元,省去机房、安全等硬件一次性投入200万元。
2 数据归集:把原来分散在民政、卫健、人社等7个系统的数据,通过接口接入“县数据中台”,对群众开放“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可一键授权窗口调用。
3 智能终端:大厅布设4台自助填表机、2台证照打印一体机、1台智能文件柜;24小时自助服务区装门禁刷脸进入,全年无休。
六、村级代办:把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1 设点:全县390个行政村,每村设1个“红色代办点”,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房间20㎡改造,配高拍仪、彩色打印机各1台,设备经费由县乡村振兴资金解决,每村一次性补助8000元。
2 选人:从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返乡大学生中选聘代办员,每人每月补贴300元,由乡镇考核发放。
3 事项:首批下放老年人优待证、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生育登记等32个高频事项,全县月均代办量预计9000件,群众不出村即可办成。
七、监督问效:让每一分钱、每一分钟都在阳光下
1 双随机督查:县纪委监委牵头,每月随机抽取10%办件电话回访,满意率低于90%的窗口亮黄牌,连续两次亮红牌,直接取消年度评优。
2 现场直播:大厅设2个“办不成事”窗口,对群众投诉全程录音录像,每天17:00自动生成“日清日结”报告推送至县领导微信群。
3 绩效公开:大厅大屏实时滚动显示各窗口办件量、满意度、超时件数,红黄绿三色预警;每月排名后三的窗口负责人要在全体职工会上做检讨。
八、财政保障:把钱花在刀刃上
1 资金池:由县财政统筹设立“基层服务改革专项资金”500万元,分三年拨付;其中设备购置180万、系统租赁114万、培训及绩效206万。
2 撬动社会:与农商行合作,对入驻中心的邮政、快递、保险、水电气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实行“零租金”三年,条件是必须开放接口给政务平台共享数据。
3 成本核算:建立“单件成本”模型,每办一件事自动生成耗材、人工、邮寄等成本,年底根据实际办件量结算,结余资金50%留存中心作为绩效奖励。
九、风险预案:提前想好“万一”
1 技术故障:与省大数据局签“容灾备份”协议,一旦县级平台宕机,10分钟内切换至省级备用节点,窗口可继续收件。
2 舆情应对:建立“1小时响应”机制,出现负面舆情,县委宣传部、中心负责人、涉事窗口人员1小时内到场处置。
3 人员流失:前台受理岗设AB角,每岗培训2人;村级代办员建立“人才库”,每个村储备3名候补人员,随时递补。
十、迭代升级:改革永远在路上
1 每季度召开一次“用户体验恳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现场挑刺。
2 每年对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新增一批、取消一批、下放一批,确保清单“活水长流”。
3 三年期满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做绩效评估,满意率、可及性、成本收益三项指标全部达到优秀等次的,报请县委县政府给中心集体记三等功。
张主任把激光笔往桌上一放,抬头环视众人:“十张清单、五十个节点、一百项指标,全部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我只问一句——今天大家拍板,明天我们就进场装修,谁赞成、谁反对?”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张主任的发言掷地有声。
"这个改革涉及面太广了。"组织部王副部长率先发言,"人员调整、经费保障、技术支撑,这些都是大问题。"
"是啊,"财政局李局长也开口了,"现在财政压力这么大,哪有那么多钱投入数字化建设?"
张主任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关于人员调整,我们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确保平稳过渡;经费方面,除了财政支持,我们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至于技术问题,已经和市里的信息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这时,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发话了:"我支持张主任的改革方案。改革总会遇到困难,关键是要有担当。张主任,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县委全力支持你。"
有了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的支持,会议最终通过了改革方案。
季秋水作为文档科科长,成了改革的直接参与者。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从改革方案的细化,到各部门的协调函件,再到试点乡镇的进展情况汇报。
"小季,这份文件要抓紧发给各乡镇。"张主任把一叠材料递给他,"明天就要召开改革推进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