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下那个转瞬即逝的人影,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林墨连日来紧绷的神经。是巧合,还是确实被盯上了?他无法确定,但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却真实得让人窒息。
第二天,他顶着微黑的眼圈,将关于“鑫源贸易”与“金汇资本”债务纠纷及股权冻结的最新发现,连同自己愈发强烈的担忧,一并向陈永清做了汇报。
陈永清听完,久久沉默。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框。
“监管的质询报告,总行基本认可了,算是暂时过了这一关。”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鼎峰这件事,看来是绕不过去了。”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林墨:“你的判断很可能没错。鼎峰的问题,是系统性的。郭磊急着销户、切割,甚至可能暗中推动媒体和施加影响,恰恰说明他们害怕我们深究。那个金汇资本,还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公司和债务纠纷,就是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的脓疮。”
“陈行,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向总行风险部或者监管部门反映这些疑点?”林墨问道。
陈永清摇了摇头,神色凝重:“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手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鼎峰集团主体参与了骗贷或存在系统性风险。仅凭一些关联猜测和一起已定性的员工个人舞弊案,无法支撑对一家大型民企的严重指控,反而可能被反咬一口,说我们恶意诋毁。况且……”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赵伟的事情,已经让分行很被动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大张旗鼓地调查鼎峰,却没有确凿结果,外界会怎么看?竞争对手会怎么渲染?我们必须更加谨慎。”
“可是,难道就任由他们……”林墨心有不甘。
“当然不是。”陈永清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正规的调查渠道受限,我们就从其他方向入手。林墨,你记得我跟你说过,做业务,有时候不能太‘正’吗?”
林墨一愣,想起刚入职时王鹏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不是让你学赵伟去触碰红线。”陈永清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而是要学会利用规则,利用资源,从侧面去印证你的判断。王鹏在分行年头长,外面三教九流的人认识不少,有些消息,通过正规渠道是查不到的。你可以和他多沟通。”
林墨恍然。陈永清这是默许甚至鼓励他,在合规的前提下,动用一些非常规的信息渠道。
“我明白了,陈行。”
“另外,”陈永清补充道,“你自己一定要小心。你提到可能被人盯梢,不管是不是错觉,都要提高警惕。上下班注意安全,重要的资料不要带离行里,电脑密码定期更换。我感觉,我们触碰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商业利益那么简单。”
陈永清的提醒让林墨后背发凉。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有意加强了与王鹏的交流。他将部分关于关联公司和资金流向的疑惑,以探讨业务的名义与王鹏分享。王鹏果然路子野,很快就通过一些“民间金融人士”打听到一些风声。
“金汇资本?嘿,那家公司水可深了。”王鹏在一次午饭时,神秘兮兮地对林墨说,“听说背后有南边来的资金,玩的就是短拆、过桥,利息高得吓人,专门找那些急着用钱又从银行不好贷的企业。鼎峰跟他们扯上关系,看来是真的缺钱缺到一定程度了。”
他还提到一个关键信息:“我有个朋友说,前段时间,鼎峰那边好像通过中间人,在打听境外资金通道的事情,似乎是想把一部分资产或者资金弄出去。”
“资产转移?”林墨心中一凛。如果鼎峰已经在考虑转移资产,那说明其内部人对自身的财务状况极度不看好,甚至可能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与此同时,林墨自己也加大了对鼎峰集团公开信息的监控。他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追踪鼎峰旗下主要上市公司的股价、债券价格波动,以及重要股东的股权质押情况。他发现,最近一个月,鼎峰系股票的卖空力量明显增强,其发行的部分债券价格也出现了异常下跌,这通常意味着市场聪明资金嗅到了某种风险。
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从不同渠道汇聚到林墨这里,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一个杠杆高企、资金链濒临断裂、试图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融资甚至准备转移资产的商业帝国。
然而,所有这些,依然停留在分析和推测层面。他们需要一把能撬开硬壳的铁锹,一个能将其内部混乱暴露出来的突破口。
这天临下班前,林墨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邮件没有正文,只有一个加密的压缩文件附件。发件人地址是乱码生成的。
林墨的心跳陡然加速。他谨慎地将邮件截图,然后使用行里不联网的保密电脑,尝试破解密码。经过几次尝试,密码竟然被一个简单的通用破解字典攻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