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心怀鬼胎的人并不赞成皇帝将皇后的儿子册封为太子,但他们又不能直接反对,所以干脆沉默不语。只是,他们一边在心里暗暗祈祷皇上将这些大臣全部斥责一遍,一边暗中谋划着如何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
而皇帝呢,他被群臣齐声高呼的“臣附议”气得几乎要吐血。他真想不顾一切地将这些大臣们拖出去砍头,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刚刚登基不过短短两年,若不是这些老家伙们的支持和辅佐,他恐怕根本无法在这皇位上坐稳。所以,尽管心中恼怒异常,他也只能强压怒火,暂时忍耐下来。但他还是将这些大臣记在他的小本本上,只等着秋后算账。
无奈之下,皇帝不得不同意将皇后之子册封为太子。他在心里说服自己,没关系的,现在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反正他活不了多久,说不一定还没等玉清生下他们的孩子,太子之位就空出来了。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既满足了皇后的遗愿,又给这些大臣脸面,还不会阻挡以后他和玉清的孩子的路。
内侍听到皇上对自己的惩罚仅仅只是三十大板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深知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磕头谢恩,就被周勇的一番话截胡了。
由于周勇的打岔,两名侍卫一直保持着搀扶着内侍的姿势,并没有直接将内侍拖下去。于是,三人全程将百官逼迫皇上立太子的事看在眼里。作为皇帝的第一贴心内侍,内侍自然将皇帝的为难不忿但不得不低头看在眼里。
立太子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内侍知道接下来轮到他挨板子了。但他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认输呢?他虽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但他的脑子一直没有闲着,一直在飞速思考,该怎么回击周勇。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果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磕头谢恩,声音颤抖着说道:“奴才谢主隆恩,谢主隆恩啊!不过,奴才有一事不明,还望皇上准许奴才弄清楚明白之后再去领罚。”
皇上微微颔首,表示可以。一直搀扶着内侍的侍卫见状,松开了禁锢住内侍的双手,内侍跌回地上。
内侍盯着周勇,一字一句地道:“敢问周大人,皇后娘娘明明已经气若游丝,命悬一线,可不知周大人是用了何种神奇之法,竟能让皇后娘娘平安诞下小皇子呢?”
周勇深吸一口气,在心里不断衡量是否应该实话实说。沉默片刻后,他最终还是选择如实回答道:“罪臣该死,罪臣到的时候,皇后娘娘确实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然而,娘娘在临终前留下口谕,要求罪臣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小殿下的性命。事急从权,罪臣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只得狠下心来,将皇后娘娘的肚子剖开,才得以将小殿下取出来。可惜的是,小殿下刚刚出生,皇后娘娘便撒手人寰了。”
周勇的这番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在场的众位大臣们都惊愕得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般,众人纷纷倒抽一口凉气,整个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无人敢言语。
内侍更是震惊得合不拢嘴,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周勇,失声喊道:“周大人,你……你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伤害皇后娘娘的凤体!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皇帝总算找到一个可以将周勇治罪的机会,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一定要让周勇付出惨痛的代价,以解他心头之恨。
皇帝洪钟一般的声音在大殿上炸响:“来人啊,给朕把他拖下去,杖毙!”皇帝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让自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不过,仔细听的话,还是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一丝窃喜。
两名侍卫立刻应声而出,他们面无表情地走向周勇,仿佛他已经是一个死人。然而,就在侍卫们即将抓住周勇的时候,沈丞相突然高声喊道:“皇上三思!万万不可啊!”沈丞相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焦急和恳切,“皇上,虽然周勇对娘娘凤体不敬,但有皇后娘娘的口谕在先,况且周太医所作所为也是为了太子殿下啊!功过相抵,还请皇上看在太子殿下的份上,饶周太医一命吧!”
沈丞相的话音刚落,以他为首的一群文官也纷纷附和起来,他们齐声高呼:“还请皇上饶周太医一命吧!”这些文官们都是朝廷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声音在大殿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让皇帝不得不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那些曾受过镇国大将军提拔的武官们也站了出来,他们同样不住地磕头,请求皇帝饶恕周勇。一时间,大殿上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皇帝的脸色也越发阴沉。
皇帝简直被气了个倒仰,他怒不可遏地瞪着沈丞相,他的手指颤抖着,几乎要戳到沈丞相的脸上。他怒斥道:“沈相,你今天非要和朕作对不可吗?”
喜欢知意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意的平淡生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