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高高兴兴的收摊回家去了。
第三天,隔壁三家都没有摆摊,直到林知意凉粉卖完收摊回家也没有摆。
第四天,隔壁也没有摆摊,卖完凉粉收摊的时候,林知意给杨春兰说:“春兰姐,那明天开始就由你和桃儿来镇上卖凉粉,我和栎儿去县城了。”
杨春兰:“好的,知意,只要你放心交给我,我一定会努力做好!”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去了杨木匠家,去取新推车和折叠桌椅。推车和折叠桌椅是几天前林知意来订做的,那会儿杨木匠不在家,是他的妻子接待的林知意,不过今天杨木匠依然不在家。杨木匠的妻子说杨木匠这段时间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不过杨木匠还是抽空给林知意做了推车。
林知意和杨春兰一人推着一个推车回去了,时间还早,所以不着急赶路。更重要的是凉粉卖完了,也没有竞争者在一旁虎视眈眈,压在心头的石头被搬走了,心里就轻松多了。两人有说有笑的慢慢走着,桃儿和栎儿不愿意坐车,像左右护法一样跟在两侧,守着自家娘亲。
林知意晚上做凉粉的时候做了两锅,一锅是杨春兰去镇上卖的四十八碗,一锅是自己去县城卖的三十二碗。
三十二碗这个数量是她深思熟虑过后决定的。县城的人口虽然比镇上的多,但一开始摊子不能铺得太大,免得凉粉砸在手里,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了连个水花都没有。
镇上竞争者虽然没有摆摊了,但林知意心里没有那么乐观,指不定人家憋着什么大招呢,她得趁此机会多挣点钱。
翌日一早,杨春兰带着桃儿,林知意带着栎儿,迎着晨光一起踏上通往幸福的小路。到了镇上,众人分道扬镳,杨春兰和桃儿留在原地,林知意和栎儿接着往县城里去。
又行了两刻钟,能看见城门了,母子俩越走越快,走近了才发现城门前聚满了人,仔细一瞧进城的方向竟然排起了队,还有几个挑着箩筐的老伯摇摇头唉声叹气的原路返回,箩筐里是堆得满满的翠绿的蔬菜。
母子俩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排在队伍后面,好在进城的队伍不长,很快就轮到母子俩。就在母子俩要进城的时候,被两个士兵拦住了。其中一个士兵伸手揭开倒放着的簸箕,看见下面木盆里白白的东西,粗声粗气地问道:“这是什么?”
林知意假笑:“这位大人,这是凉粉,是我亲自做的……”
林知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另一个士兵打断了:“那就是来做买卖的吧?那别废话了,交钱吧!”
林知意一头雾水,赔着笑道:“大人,烦请二位多多包涵,这是我第一次来县城,所以不知道要交什么钱,还请您二位不吝赐教。”林知意说着话,快速从衣裳口袋里摸出几枚铜板,借着作揖的时候塞入两位士兵的手里。
士兵得了好处,态度明显好转不少,用手关节轻轻敲着城门上贴着的告示:“上头才发下来的命令,以后但凡想进城做生意的人都得交五文钱一个人的进城费,所以小娘子你们两个人得交十文钱。”
林知意这才注意到城门上贴着一张纸,纸上是密密麻麻的字,结尾处盖着鲜红的大印。林知意没仔细看告示的内容,因为她是个只认识简体字的文盲,看多了繁体字会头晕。
看在大印的份上,林知意二话没说摸出十枚铜板交了出去。士兵也没想到她会那么爽快的交钱,今天是收进城费的第一天,他们遇到的人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骂骂咧咧,要不就是哭诉自己不容易,求他们通融。但谁又容易呢?
所以士兵爽快的放母子俩进城了。
林知意内心疯狂吐槽:我怎么能这么倒霉呢?之前来了那么多次,一次都没有收过进城费,为什么收费的第一天我偏偏赶上了?真是不逢时啊不逢时,心疼我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不过还好我机智,把铜板藏在不同的地方,没有从钱袋里拿出来慢慢数,谁知道要是钱袋被看见他们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喜欢知意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意的平淡生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