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处时,才是真自己:自由时光,用来成长
村里的王大伯,退休后从不爱凑堆闲聊。别人在村口晒暖唠家常,他躲在家里看书;别人结伴赶集逛街,他在院子里琢磨种植小窍门;别人拉着他打牌喝酒,他更愿意坐在田埂上发呆、想事情。
有人说他 “不合群”,他却笑着说:“和别人在一起,你得顾着别人的情绪,说话做事都要掂量,那是社会人该有的样子。只有独处时,才不用迁就谁,思想自由,行为自在,才是真正做自己。” 王大伯的独处时光从不是浪费,他看农业书籍改良土壤,琢磨出的种菜技巧让庄稼长得比别人壮;他静下心来想明白很多事,待人接物也更通透。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怕 “孤单”,天天跟着朋友瞎混,结果钱没赚到,本事没学到,还惹了不少麻烦。后来他学着王大伯独处,每天晚上抽两小时看书、学电商知识,慢慢沉淀自己,不仅生意做起来了,心态也平和了。小李说:“独处不是孤独,是自我提升的好机会。趁独处去学习、去成长,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2、没实力时,别轻易对人好:你的好,会成讨好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 “掏心对人好”。刚进工厂上班,她没什么本事,却总帮同事带饭、加班,想着和大家处好关系;邻居有需求,她也随叫随到,哪怕耽误自己的事。可结果呢?同事把她当免费劳力,得寸进尺;邻居觉得她好欺负,慢慢不把她当回事,她的好全成了理所当然的讨好。
老支书跟她说:“没实力的时候,你的好不值钱,在别人眼里就是讨好。人都有莫名的自信,你惯着他,他就敢捏你这个软柿子。等你有本事了,不用刻意对人好,别人也会珍惜,还会对你感恩戴德。”
小芳听了,不再随便对人好,而是专心学技术,慢慢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这时候她再顺手帮同事搭把手,大家都客气地道谢;她偶尔帮邻居忙,邻居也会想着回报她。小芳说:“没实力时,先顾好自己、提升自己,比啥都强。你的实力,才是别人尊重你、珍惜你的底气。”
3、想成事,就闷声干:悄悄努力,静待花开
村里的赵叔,以前想做啥都爱 “敲锣打鼓”。想种反季蔬菜,还没找好技术就到处说 “我要赚大钱了”;想开网店,刚注册账号就跟人炫耀 “以后我也是老板了”。结果呢?有人嫉妒他,偷偷在他的菜地里放了虫子;有人看笑话,等着他失败,还总给他添堵,最后事情没做成,还惹了一身麻烦。
王大伯跟他说:“越是想做成事,越不能声张。太高调会引来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有人嫉妒、有人拆台、有人捣乱。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去做,等到事情成了,再告诉大家也不迟。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闷声不响中实现的。”
赵叔听了,后来做事再也不声张。他偷偷跟着农技员学反季蔬菜技术,默默筹备网店货源,遇到问题自己悄悄解决。等他的蔬菜丰收、网店订单越来越多时,大家才知道他做成了大事,没人再能阻挠,只剩羡慕。赵叔说:“闷声干大事,少了很多干扰,反而能专心做事,成功率也高。”
4、格局大了,琐事不扰:心境宽了,烦恼自消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 “揪着琐事不放”。邻居借了她的锄头没及时还,她能念叨好几天;别人说她菜种得不好,她能郁闷半天;家人不小心打碎个碗,她也会发脾气。她总说自己烦恼多、活得累,却不知道是自己格局太小。
后来她跟着城里的表姐去了趟大城市,见了世面,才明白以前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回来后,她不再计较邻居的小疏忽,别人说闲话也左耳进右耳出,家人犯错也笑着原谅。慢慢的,她的烦恼少了,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张婶说:“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在乎的太多;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人生的痛苦除了疾病,大多是自己的心境造成的。格局大了,就不会沉沦在生活琐事里,真正自信的人,日子都过得简单又有力量。”
5、别可怜自己:放纵自己,才是真残忍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同情自己”。减肥的时候,才坚持两天就觉得 “身体营养不良”,偷偷吃顿大餐;想学习提升,熬夜看了一小时书就抱怨 “睡眠不足”,第二天睡到中午;买了一堆书想充电,结果积了灰也没翻几页,总说 “没时间”。
结果,他越同情自己,越放纵自己,体重没减下来,本事没学到,日子过得浑浑噩噩。老支书跟他说:“你心里有冲劲,可行动上总差一点,问题就出在太会可怜自己。这个世界对你残忍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总对自己放纵。减肥就坚持管住嘴迈开腿,学习就踏实沉下心,别找借口同情自己。”
小李听了,不再可怜自己。减肥时严格控制饮食,每天坚持运动;学习时定好时间,雷打不动完成;书本放在显眼处,每天强制自己翻几页。慢慢的,他瘦了下来,知识储备多了,工作也有了起色。小李说:“别再藕断丝连地可怜自己,对自己狠一点,才是对人生负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人性的那些事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