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年人只看利弊:对错是虚,利益是实
村里的老支书,处理村务从来不说 “谁对谁错”。有次两家争宅基地,各说各的理,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让老支书评对错,他却没急着表态,反而问两家 “退让半米,能不能各自盖房”“一起修条小路,是不是都方便”。最后两家各退一步,不仅没再争吵,还成了互帮互助的邻居。
老支书说:“进入社会就知道,对错哪有那么好分?能给你带来好处的,你自然支持;让你吃亏的,你肯定反对。大家都是用利益衡量人和事,光讲道理没用,幼稚得很。”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较真对错”,跟收购商谈价格,非要辩 “谁占了谁的便宜”,结果谈崩了,蔬菜烂在地里;跟同事合作,纠结 “谁做得多谁做得少”,最后闹僵了,没人愿意跟他搭档。后来他学聪明了,不管遇到啥事,先想 “这样对我有没有好处”“能不能互利”,反而事事顺利。小李说:“成年人的世界,利弊才是硬标准,别再傻傻讲道理,不然只会耽误事。”
2、目标要执行:完美是虚,落地是实
村里的赵叔,以前总爱 “定完美目标”。想种大棚,他先花三个月查资料、画图纸,把目标定得 “亩产千斤、年赚十万”,可迟迟不行动,等他准备好,别人早就把市场占了;想做手工,他又琢磨 “做最精致的款式、卖最高的价格”,结果材料买了一堆,一件没做成,全浪费了。
王大伯跟他说:“再完美的目标,不执行也是白搭。一个破烂目标,只要动手做,边做边改,也比光想不做强。你得先行动起来,不然目标就是纸上画饼,没啥用。”
赵叔听了,不再追求完美。想种蔬菜,他先试种半亩,慢慢摸索技术;想做手工,他从简单的鞋垫做起,慢慢改进款式。没过多久,他的蔬菜长得好,手工也卖得不错,日子过得有模有样。赵叔说:“目标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欣赏的。先做起来,再调整,才能有结果。”
3、选对平台比努力重要:平台是梯,努力是脚
村里的小张,以前在镇上的大厂上班,觉得自己 “本事大”,不管啥活都能搞定。他总跟人说 “我靠自己努力,才能拿高工资”,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再找工作,却发现没人愿意要他 —— 以前他觉得的 “本事”,不过是工厂的平台给的,离开了平台,他啥也不是。
而村里的小王,选了个好平台。他跟着镇上的种植大户干,大户有技术、有销路,小王跟着学、跟着干,虽然一开始只是帮忙打杂,可慢慢学会了种反季蔬菜、谈合作,后来自己单干,很快就赚了钱。小王说:“别太自信,把平台当自己的本事。努力很重要,但选对方向、找对平台更重要,不然再努力也白搭。”
小张后来也想通了,不再盲目努力,而是找了个靠谱的电商平台,学着卖家乡的土特产,慢慢也做出了起色。他说:“以前觉得努力就能成功,现在才知道,选对平台和方向,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4、承认无知不可耻:不懂装懂才丢人
村里的李婶,以前总爱 “不懂装懂”。有人问她 “反季蔬菜怎么种”,她明明不会,却硬说 “跟普通蔬菜一样,浇水施肥就行”,结果人家按她说的做,蔬菜全死了,找她理论,她还不承认,最后在村里落了个 “不靠谱” 的名声;有人问她 “网店怎么开”,她也不懂装懂,瞎指挥,结果人家没做成,再也不跟她来往了。
老支书跟她说:“人都有不懂的东西,承认无知不可耻,别人反而觉得你实在。可耻的是不懂装懂,耽误了别人的事,还丢了自己的信誉。”
李婶听了,慢慢改了毛病。再有人问她不懂的事,她就坦然说 “我不知道,你可以问问别人”,或者帮着一起打听。没想到,大家反而觉得她真诚,愿意跟她来往,有好机会也会想着她。李婶说:“承认自己不懂,不是丢面子,反而是建立信任的开始。不懂装懂才丢人,不仅耽误事,还得罪人。”
5、敢于冲突:越怕,越被欺负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 “怕冲突”。邻居占了她的宅基地,她怕吵架,忍了下来;同事故意刁难她,她怕闹僵,默默忍受;甚至有人借了她的钱不还,她也怕伤和气,不敢要。结果,大家觉得她 “好欺负”,越来越多人占她的便宜,她的日子过得憋屈又被动。
后来她听了表姐的话,开始敢于冲突。邻居再占她的地,她直接找村里的干部调解,寸步不让;同事再刁难她,她直接反驳,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有人借钱不还,她直接上门要,再也不心软。慢慢的,没人再敢随便欺负她了,大家反而对她客气了很多。
小芳说:“你怕什么,就来什么;你在意什么,就被什么束缚。以前怕冲突,总被人欺负;现在敢于翻脸、争吵,甚至不怕发生肢体冲突,反而发现周围人都和善了。人就是这样,你越软弱,别人越得寸进尺;你越强硬,别人越尊重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人性的那些事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