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后生小栓,以前总爱 “找借口”—— 帮人修电动车,把零件装错了,他说 “这零件太旧了,不好装”;卖水果,给顾客多找了钱,他说 “顾客没提醒我”,结果大家慢慢觉得他 “不靠谱”,找他修电动车、买水果的人越来越少。
周老栓跟他说:“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敢认。你装错零件,说句‘对不起,我重新装’;多找了钱,说句‘是我大意了,谢谢你提醒’,别人反而会觉得你实在。” 小栓试着改了:有回修电动车漏装了螺丝,他主动跟顾客说 “是我没检查好,我现在补上,这次不收你钱”;卖水果算错账,他赶紧说 “抱歉,算错了,我补给你”。没想到,大家不仅没怪他,还说 “小栓认错快,做事也认真”,慢慢又愿意找他了。小栓说:“以前总怕认错丢面子,后来才知道,掩盖错误要花更多精力,反而让人不信任;简单认个错,既省心,又能让人觉得你靠谱。”
7、让自己始终体面:形象里藏着态度
村里的李大叔,以前总 “不拘小节”—— 去地里干活,衣服沾了泥也不洗,皱巴巴的就穿去镇上;邻居家办聚会,他随便套件旧衣服就去,别人都偷偷说 “他咋这么不讲究”。
周老栓跟他说:“体面不是穿多贵的衣服,是不管啥时候都有个清爽的样子。去地里干活,衣服可以旧,但要干净;去聚会,衣服可以普通,但要整齐。这不是懒不懒的事,是对自己、对别人的态度。” 李大叔听了,慢慢改了:每天早上把衣服洗干净,晾干了再穿;去聚会前,会把衣服熨平整,还梳梳头发。没想到,大家对他的态度也变了 —— 去镇上买东西,老板愿意跟他多聊两句;聚会时,也有人主动跟他坐一起。李大叔说:“以前觉得‘体面没用’,后来才知道,形象走在前面,别人才愿意了解你的内涵 —— 不找借口偷懒,才是对生活的尊重。”
8、学会真正的自信:不傲慢,敢争取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觉得 “自己不如人”—— 跟批发商谈价格,不敢提要求;有人找她定制刺绣,她总怕 “绣不好,别人不满意”,结果批发商压价,顾客也觉得她 “没底气”。
周老栓跟她说:“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别人没比你强多少。你刺绣比很多人都好,跟批发商谈价也有底气 —— 自信不是觉得自己比谁都强,是知道自己不差,敢争取该得的。” 小芳听了,慢慢找回自信:跟批发商谈价,她会说 “我要的货多,按上次说的低价来,不然我就找别家”;接定制单,她会说 “你放心,我会绣到你满意为止”。果然,批发商没再压价,顾客也越来越信任她,订单越来越多。小芳说:“以前总怕‘不行’,后来才知道,你比别人自信一点,就能多拿点机会 —— 真正的自信,是不傲慢,也不怯场。”
9、学会妥协:不是软弱,是相处的智慧
村里的王二婶和老伴,以前总为 “小事” 吵架 —— 王二婶想把菜园种青菜,老伴想种玉米;王二婶想把衣服晾在东边,老伴想晾在西边,吵到最后谁也不让谁,家里气氛天天很僵。
周老栓跟他们说:“过日子哪能事事都按自己的来?妥协不是认输,是知道怎么让两个人都舒服。菜园一半种青菜,一半种玉米;衣服今天晾东边,明天晾西边,不就好了?” 王二婶和老伴试着照做,果然不吵了:吃青菜时,老伴会说 “你种的菜真嫩”;晾衣服时,王二婶会问 “今天你想晾哪边”。家里的气氛越来越融洽,王二婶说:“以前总觉得‘让一步就是吃亏’,后来才知道,关系里没有绝对的输赢。懂得妥协,才能接住幸福 —— 硬扛着,反而把好日子吵没了。”
10、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敢拒绝,懂交换
村里的小王,以前总 “不好意思拒绝”—— 同事让他帮忙做报表,他哪怕加班也答应;亲戚找他借钱,他哪怕自己紧巴也给,结果同事把活都推给他,亲戚借了钱也不还,小王自己累得够呛,还落不下好。
周老栓跟他说:“不是不能帮人,是不能啥都帮。你得敢拒绝不喜欢的要求,也得敢提自己的需求。这世界就是价值交换,你帮同事做报表,也能让他帮你整理资料;你提升自己的本事,别人才会愿意跟你换价值。” 小王听了,开始改了:同事再让他帮忙做报表,他会说 “我手里也有活,你帮我核对数据,我就帮你做”;亲戚再找他借钱,他会说 “我最近要进货,真没闲钱”。慢慢的,同事不再随便麻烦他,亲戚也知道他 “不好说话”,不再随便借钱。小王说:“成熟不是当老好人,是知道自己的价值,敢拒绝、敢交换 —— 不委屈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人性的那些事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