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主(孙权)时期,陆敬叔担任建安太守,派人去砍一棵大樟树。砍了几斧头后,树里突然流出“血”,树被砍断后,钻出一个人面狗身的怪物。陆敬叔说:“这东西叫‘彭侯’。”接着让人把它煮了吃,味道和狗肉差不多。《白泽图》里记载:“树木的精怪叫‘彭侯’,形状像黑狗,没有尾巴,可以煮来吃。”
吴时,有一棵梓树,树干粗壮,要几个人才能合抱,叶子宽达一丈多,树枝垂下来覆盖了好几亩地。吴王派人砍这棵树造船,船造好后,派了三十个童男童女去拉船下水。没想到船自己飞进水里,童男童女全被淹死了。直到现在,那个水潭里还时常能听到呼唤“加油”的声音。
董仲舒在家中放下帷幕讲授经书,有个客人来拜访。董仲舒一看就知道对方不是普通人,客人又说“快要下雨了”,董仲舒开玩笑说:“住在树上的鸟能预知刮风,住在洞里的兽能预知下雨,你不是狐狸,就是鼷鼠吧?”客人听完,立刻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担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老斑狐,活了很多年,能变幻形态。它变成一个书生,想去拜访张华,先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貌,能见到张司空吗?”华表说:“以你的聪慧,本来没什么不可以,但张公智谋过人,恐怕很难被你蒙骗。你去了一定会受辱,说不定还回不来,不仅会丢掉你千年的修行,还会连累我这老华表。”
斑狐不听,拿着名帖去拜见张华。张华见这书生梳着总角发型,风度翩翩,皮肤洁白如玉,举止神态顾盼生辉,很看重他。两人谈论文章、辨析名实,张华竟从未听过如此精妙的见解;接着又探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史,深究诸子百家学说,谈论老庄哲学的深奥之处,解读《诗经》风雅的绝妙旨意,内容涵盖十位圣人的思想、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还对儒家八派提出规劝、指出五礼的疏漏,张华始终无法应对,只能沉默。
张华感叹:“天下哪有这样的少年!你不是鬼魅就是狐狸。”于是打扫床榻留书生住宿,暗中派人看守。书生说:“您本该尊重贤才、包容众人,赞赏优秀的人、体谅能力不足的人,怎么能厌恶有学问的人呢?墨子主张兼爱,难道是这样的吗?”说完就请求离开,可张华已经让人守住大门,他根本出不去。
过了一会儿,书生又对张华说:“您在门口布置士兵和骑兵,想必是怀疑我吧?这样恐怕天下人都会不敢说话,有智谋的人也会避开您的家门,我真为您可惜。”张华不回应,反而把看守弄得更严。当时丰城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博识多知的人,正好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要是怀疑他,何不让猎犬试试?”于是叫人牵来猎犬,可书生毫无惧色,说:“我天生才智出众,你们却把我当成妖怪,用猎犬试我,就算试上千次万次,又能把我怎么样?”
张华听了更生气:“这肯定是真妖怪!我听说鬼魅害怕猎犬,但猎犬只能分辨几百年的精怪,千年老精怪它就认不出来了。只有用千年枯木照它,它的原形才会显现。”雷焕问:“千年神木哪里能找到?”张华说:“世人传说燕昭王墓前的华表木已经有千年了。”于是派人去砍华表木。
使者快到华表木那里时,空中忽然出现一个穿青衣的小孩,问使者:“你来这儿做什么?”使者说:“张司空那里有个少年来拜访,多才善辩,怀疑是妖魅,让我来取华表木照他。”青衣小孩说:“这老狐狸真不明智,不听我的话,现在灾祸也连累到我了,我还能逃去哪呢?”说完就哭了起来,瞬间消失不见。
使者砍倒华表木时,树干里流出了血,随后把木柴运回去。点燃木柴照那书生,书生立刻变成了一只斑狐。张华说:“这狐妖和华表木,要是没遇到我,再过千年也没人能识破。”于是把斑狐煮了。
晋时,吴兴有个人有两个儿子。兄弟俩在田里干活时,经常看到“父亲”来骂他们、打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去问丈夫,丈夫又惊又怕,知道是鬼魅作祟,就让儿子们下次再见到“父亲”就砍它,之后鬼魅就再也没去田里找过兄弟俩。
父亲还是担心,怕儿子们被鬼魅纠缠,就亲自去田里看。兄弟俩以为来的是鬼魅,二话不说就把他杀了,埋在田里。鬼魅随后回到家里,变成父亲的样子,对家人说:“两个儿子已经把妖怪杀了。”傍晚兄弟俩回家,全家一起庆祝,过了好几年都没发现异常。
后来有个法师路过他们家,对兄弟俩说:“你们父亲身上有很重的邪气。”兄弟俩把法师的话告诉“父亲”,“父亲”大怒。兄弟俩出来转告法师,让他赶紧走。法师却发出法术声响闯进屋里,“父亲”立刻变成一只大老狐狸,钻进床底下,最终被法师抓住杀死。这时全家才知道,之前被兄弟俩杀死埋掉的,是真正的父亲。家人重新为父亲举办葬礼、守丧,一个儿子愧疚之下自杀了,另一个儿子也因悔恨懊恼,不久也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儒林外史大白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