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初年间,咸阳县一个官吏家里闹怪事,每天夜里总会无缘无故听到拍手和互相呼唤的声音,官吏派人去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官吏的母亲夜里织布,累了就靠在枕头上休息。过了一会儿,她听到灶台下有人喊:“文约怎么不来?”枕头底下竟回应道:“我被当成枕头用着,没法过去,你可以过来和我一起喝酒。”天亮后,大家发现回应的“枕头”其实是个饭勺,于是把饭勺聚在一起烧了,家里的怪事从此就消失了。
魏郡人张奋原本家境极富,后来不知为何突然衰败,钱财散尽,只好把宅子卖给程应。程应住进去后,全家都生病了,只好又把宅子转卖给邻居阿文。阿文早有准备,独自拿着大刀,傍晚就躲进北堂的房梁上。到了三更天,忽然有个一丈多高、戴着高帽、穿黄衣服的人走进堂屋,喊道:“细腰!”一个声音回应:“在。”黄衣人问:“屋里怎么有活人的气息?”细腰回答:“没有啊。”黄衣人就走了。接着,又有戴高帽穿青衣、戴高帽穿白衣的人依次进来,问答和黄衣人一模一样。
天快亮时,阿文从房梁上下来,照着之前的叫法喊“细腰”,问它:“穿黄衣服的是谁?”细腰答:“是金子,在堂屋西墙下。”“穿青衣的是谁?”“是铜钱,在堂屋前井边五步远的地方。”“穿白衣的是谁?”“是银子,在墙东北角的柱子下。”“那你又是谁?”“我是杵臼,现在在灶台下。”天亮后,阿文按细腰说的位置依次挖掘,挖出五百斤金银和一千万贯铜钱,随后把杵臼烧掉。从此阿文变得非常富有,这所宅子也再没闹过怪事。
秦朝时,武都郡故道县有座怒特祠,祠庙上长着一棵梓树。秦文公二十七年,文公派人去砍这棵树,可一砍就会刮起大风、下起大雨,树的伤口还会立刻愈合,砍了一整天也没砍断。文公于是增派士兵,光拿斧头的就有四十人,可还是砍不断。士兵们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其中一个人脚受了伤,没法走动,躺在树下,忽然听到鬼对树神说:“累坏了吧?这么多人砍你!”另一个声音(树神)说:“这点事算什么,不算累。”鬼又问:“秦公肯定不会罢休,这可怎么办?”树神答:“秦公能把我怎么样?”鬼接着说:“要是秦公派三百人,披散头发、用红丝缠树,穿红衣服、拿灰撒在伤口上砍你,你能不被制服吗?”树神听后就没声音了。
第二天,受伤的士兵把听到的话告诉了文公。文公于是让人都穿红衣服,砍树时一有伤口就撒灰,树果然被砍断了。树里跳出一头青牛,跑进了丰水里。后来青牛又从丰水里出来,文公派人骑马去攻打,却打不过。有个骑士从马上摔下来,爬起来后发髻散开,头发披在肩上,青牛见了竟害怕起来,钻进水里再也不敢出来。从此秦国就设置了“旄头骑”(披发的骑兵)。
庐江郡龙舒县陆亭的河边有一棵大树,高达几十丈,常有几千只黄鸟在树上筑巢。当时正逢久旱,村里的老人互相商量:“那棵树常有黄色雾气,说不定有神灵,咱们可以去求雨。”于是带着酒肉去陆亭祭拜。
村里有个叫李宪的寡妇,夜里起床时,忽然看见屋里有个穿绣花衣服的妇人,自称:“我是树神黄祖,能呼风唤雨。我看你品性高洁,想帮你维持生计。早上来求雨的老人们,我已经向天帝请示过了,明天中午会下大雨。”到了第二天中午,果然下起大雨,村民们于是为黄祖建了祠堂。
后来李宪对村里人说:“大家在这儿做客,我家靠近河边,该弄些鲤鱼来招待。”话刚说完,几十条鲤鱼就飞到堂下,在场的人都又惊又怕。这样过了一年多,黄祖对李宪说:“很快会有大战,我要和你告别了。”留下一只玉环:“拿着它能躲避灾难。”后来刘表和袁术互相攻打,龙舒县的百姓大多迁走避难,只有李宪住的村子没被战乱波及。
魏时,桂阳太守江夏人张辽,离开鄢陵县,回到家乡居住,买了一块田地。田里有棵大树,树干要十多个人才能合抱,枝叶茂密,覆盖了好几亩地,树下的土地没法种庄稼。张辽派家仆去砍树,斧头刚砍几下,就流出六七斗红色的汁液。家仆吓得赶紧回来告诉张辽,张辽大怒:“树老了汁液变红,有什么好奇怪的?”于是亲自带着人去砍树,结果树里流出大量“血”来。
张辽让人先砍树枝,发现树枝中空的地方有个四五尺高的白头怪物,突然跳出来扑向张辽。张辽挥刀抵挡,一共杀死了四五个这样的怪物。身边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张辽却神色平静,像没事一样。他仔细观察怪物,发现既不是人也不是兽,随后继续把树砍倒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木石所化的“夔”“魍魉”之类的怪物吧?这一年,张辽被司空征召,后来担任侍御史、兖州刺史,以二千石的高官身份回乡祭拜祖先,白天穿着锦绣官服,荣耀非凡,再也没遇到过怪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儒林外史大白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