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景台”上,雍正望着温室中泛着金边的“丝路同心1号”幼苗,记忆忽然回到三百年前的畅春园。“当年朕与你一起,在御花园尝试杂交海棠品种,那时条件有限,只能靠人工授粉,反复试验了三年,才培育出能在北方寒冬存活的‘冬海棠’。”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目光落在幼苗的金边叶片上,“如今,他们用基因技术跨越国界育种,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同心’理念的升华——当年我们求的是‘一国之内百姓和睦’,如今他们求的是‘全球之内人类同心’,这份格局,让朕深感欣慰。”
英台望着幼苗上淡紫色的花苞,眼中泛起温柔的光:“你看这叶片的金边,多像古丝路商道上的阳光。当年丝路商队牵着骆驼,载着丝绸、瓷器与海棠种,在阳光下穿越沙漠与雪山,带着希望前往远方;如今‘丝路同心1号’带着‘同心’信念,沿丝路送往各国,同样是在传递温暖与力量。不同的是,当年的商队靠双脚丈量丝路,如今的‘同心’靠科技与信念跨越山海,速度更快,却同样真挚。”
梁山伯放下手中的清宫档案,目光久久停留在“丝路同心1号”幼苗上,手中的折扇轻轻合拢:“我们当年在尼山书院种下的那株海棠,只是为了见证我与英台的情谊,范围不过一方庭院;而这株‘丝路同心1号’,却能见证多国友谊,惠及万千百姓,生长范围跨越万里丝路。从‘两人同心’到‘多国同心’,从‘庭院海棠’到‘丝路海棠’,‘同心’的境界在时光中不断提升,这便是传承的真正意义——让前人的信念,在后人手中变得更广阔、更有力量。”
祝英台轻声应和,指尖轻轻划过“时光屏障”,仿佛能触到幼苗的叶片:“从两人的‘同心’坚守,到一国的‘同心’治国,再到全球的‘同心’共生,这份信念就像海棠的生长——先扎根,再抽枝,后开花,每一个阶段都在拓展边界,却始终保持着‘真诚与守护’的内核。我们虽已化作时光中的身影,无法亲身参与这一切,却能清晰感受到这份信念的温度与力量,而这份‘被铭记、被延续’的温暖,便是永恒。”
傍晚时分,陈棠安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手机便响起了视频通话的铃声,屏幕上显示着“阿米娜(撒马尔罕)”的名字。她连忙接通,屏幕上立刻出现阿米娜熟悉的笑脸——她依旧戴着那顶绣着海棠花的白色头巾,身后是撒马尔罕的丝路古城墙,城墙下围满了当地民众,几株刚栽下的丝路海棠幼苗立在城墙边,幼苗上系着红色的“同心”丝带。
“棠安,你快看!”阿米娜兴奋地转动手机镜头,展示着热闹的场景,“今天我们组织了‘丝路海棠种植仪式’,撒马尔罕的百姓都来帮忙了——老人教孩子如何培土,年轻人帮着搬运幼苗,连市长都亲自来了,还为幼苗浇了第一桶水。大家都称这海棠为‘友谊之花’,说它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友谊的新见证。”
镜头转向一群孩子,他们穿着传统的乌兹别克斯坦服饰,手拉手围着海棠幼苗唱歌,歌声清澈而真挚,虽听不懂歌词,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喜悦。“我们还计划在古城墙下打造‘丝路海棠园’,”阿米娜的声音带着期待,“每一株海棠旁都会立一块小木牌,木牌上用中乌双语写着捐赠者的名字与‘同心’寄语——有中国工程师的‘愿草原与古城同心’,有乌兹别克斯坦教师的‘愿孩子与知识同心’,还有两国学生的‘愿我们与未来同心’。等明年花期到来,这里会成为撒马尔罕最热闹的地方,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丝路‘同心’的温暖。”
陈棠安看着屏幕中热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同心文化园的老海棠树染成金红色,树影与“全球海棠基因库”的玻璃穹顶交相辉映,形成一幅温暖的画面。远处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星光连成一片,像一条跨越大陆的光带,将“同心”的光芒洒向每一个角落。
“时空观景台”上,四道身影静静望着这跨越时空的“同心”盛景。雍正轻轻握住英台的手,两人的目光中满是欣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视一笑,眼中带着对“传承”的释然。虽隔着千年时光,四人心底的“同心”信念却在此刻产生强烈共鸣,化作一道柔和的光,笼罩着“时光屏障”那头的基因库,笼罩着丝路沿线的每一株海棠幼苗,也笼罩着每一个为“同心”付出的平凡人。
夜色渐深,陈棠安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苏同心留下的旧相册。她轻轻翻开相册最后一页,将白天拍摄的“基因丝路”展柜照片、“丝路同心1号”幼苗照片,以及阿米娜发来的撒马尔罕种植仪式照片,小心翼翼地贴在上面。相册的纸张已有些泛黄,新照片的色彩却格外鲜亮,新旧影像在书页间交融,像将三百年的“同心”传承,都定格在了这一本小小的相册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