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委婉的说辞实则是投降的暗示。刘耕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意,故作不解道:哦?贵国是打算归顺我大汉?这是全体国民的意思吗?
话音刚落,希尔曼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浑身颤抖,双拳紧握,怒火中烧间竟驱散了连日积累的疲惫。但他深知此刻决不能意气用事——这不仅关系着谈判成败,更关乎他能否继续以**身份面对国民。
待情绪稍缓,希尔曼长叹一声,直视刘耕道:陛下何必如此?我们确实诚心归顺大汉帝国。既然颜面尽失,他索性将话挑明。
刘耕似乎已找不到理由继续戏弄爱莎尼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突然走到希尔曼面前,俯身在其耳畔低语,脸上浮现出诡异的笑容:若本王说不接受你们的投降呢?
希尔曼顿时僵在原地,难以置信地望着刘耕。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尽管爱莎尼亚仅是个王国,但其军事实力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帝国。按常理,任何国家都会欣然接受这样的归顺。
但此刻,刘耕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看着希尔曼震惊的表情,刘耕冷笑一声,再次确认道:你没听错,本王不允许你们投降!
正当士兵准备驱赶希尔曼时,他终于回过神来:不!大汉帝国不是承诺过主动投降不杀吗?为何出尔反尔?
刘耕闻言转身,眼神凌厉:规矩是本王定的。现在,本王改变主意了——不准你们投降!
刘耕言罢,再次抬手示意,帝国士兵立即上前欲将希尔曼带离。当两名精锐士兵架住发怔的希尔曼时,这位使者猛然挣脱束缚,铁钳般的手臂竟将训练有素的士兵震得踉跄后退。
且慢!希尔曼的吼声令刘耕倏然转身,瞳孔微缩——能挣脱两名系统强化士兵的钳制,这般膂力堪称惊世骇俗。联想到其将门出身,此人必是能于万军中取敌首级的猛将。
刘耕不动声色地屏退士兵,鎏金王座上的身躯微微前倾:本王说得不够明白?
希尔曼竟赤红着眼擒住 ** 衣袖,声音发颤:自西征伊始,爱沙尼亚何曾对帝国刀兵相向?今日举国纳降,我等已押上全部筹码!
望着这张布满青筋的恳切面孔,刘耕冰封的心湖罕见地泛起涟漪。他摩挲着玄铁扳指沉声道:倒也不是...全无转圜余地。
这句话宛如黑暗中的火把,瞬间点燃希尔曼灰败的瞳孔。他单膝砸地,铠甲与大理石碰撞出铮鸣:但凡帝国有命,纵使刀山火海——
听着。刘耕截住话头,指尖轻叩案几青铜兽首,三日内,我要看见...
只要你们向罗马帝国宣战,并让本王见识到爱沙尼亚的真实战力,若能符合本王的要求,本王便接受你们的归降!
希尔曼闻言怔住,完全无法理解刘耕这番话的用意。
毕竟在西方人尽皆知,爱沙尼亚与罗马帝国积怨已久,迟早必有一战。若非路途遥远,罗马帝国早就出兵讨伐。如今刘耕提出的条件竟是主动挑衅罗马帝国,这让希尔曼百思不得其解。
看着希尔曼困惑的表情,刘耕嘴角微扬,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不得借用大汉帝国的名义,必须以爱沙尼亚自己的旗号开战。
说到这里,刘耕忽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若本王没记错,你们周边应该还有罗马的附属国和部落吧?
希尔曼心头顿时涌起不祥的预感。
只要你能在一个月内攻下这些地方,本王或许会考虑接受你们的投诚。说完,刘耕便不再言语,只是凝视着希尔曼,等待他的答复。
希尔曼沉默良久,几次欲言又止。这绝非儿戏——若没有时间限制,他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但短短一个月?连行军都来不及!
见希尔曼迟迟不作答,刘耕的脸色逐渐阴沉:怎么?这就是你们爱沙尼亚的诚意?
倘若连这般胆量都拿不出,本王便再无相助之理。须知我大汉帝国从不接纳懦弱无能之辈的投诚!
刘耕猛然甩袖,怒容满面地转过身去。
或许是他最后那句话刺痛了希尔曼残存的自尊,这位将领怔怔地望着刘耕。瞬息间,笼罩在希尔曼面庞的惶惑神色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炬地直视刘耕:陛下若我等未能达成使命,爱沙尼亚将士将永世无颜归顺大汉。话音未落,希尔曼已带领残部踏出军营。
此次离营,大汉将士既未阻拦亦未押送。刘耕设此考验,实为试探希尔曼器量。
如今刘耕帐下文韬武略者济济如云,治国能臣与百战骁将皆不胜枚举。然方才目睹希尔曼展现的才能,仍令 ** 心生惜才之念,愿予其建功之机。至于需立何等战功方能获得青睐,唯有刘耕心知。
主公,何不即刻发兵?平白耽搁月余岂不可惜?
要说最焦灼者,当数曹操三人。先前立下军令状却未竟全功,全赖刘耕宽宥。此刻正需大战雪耻,偏生中途叫停,眼见攻伐爱沙尼亚之事恐将生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