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秋月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藏青色哔叽呢西装套裙,
内衬雪白的尖领衬衫,领口系着一条简洁的黑色细缎带。
她身形高挑挺拔,步伐利落沉稳,没有丝毫寻常女子的怯懦或扭捏。
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修剪得干净利落,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线条清晰的下颌。
她的面容并非那种令人惊艳的艳丽,而是带着一种清冷疏离的英气。
鼻梁挺直,嘴唇薄而轮廓分明,微微抿着,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韧。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大而明亮,瞳仁是极深的琥珀色,
在灯光下如同淬炼过的琉璃,此刻正带着一种冷静而锐利的探究光芒,
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扫过办公室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林一和韩笑的脸上。
她肩上挎着一个半旧的棕色牛皮公文包,手里拿着一个速记本和一支派克金笔。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初次见面的客套,她径直走到办公室中央,
目光直视杜探长,声音清晰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京腔韵味,语速不疾不徐:
“杜探长您好,我是《沪江日报》记者冷秋月。
关于南市昌盛行陈景生先生离奇死亡一案,社会公众高度关注。
请问,贵局是否已确认案件性质?凶手是否落网?作案动机与手法能否披露?”
她的问题直指核心,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杜探长被这开门见山的气势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咳嗽了一声,端起官腔:
“这个…案件还在审理中,细节不便透露。
凶手已经抓获,是…是其长子陈国栋,因家庭矛盾一时糊涂…
具体案情,等正式结案后,警局会发布通告。”
“家庭矛盾?”
冷秋月秀眉微挑,敏锐地捕捉到杜探长话里的含糊,
“据我所知,陈景生先生是南市航运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家族产业昌盛行近期与法租界某些势力存在商业摩擦。
此次案件,是否涉及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比如…近期在码头闹得沸沸扬扬的‘青瓷会’?”
她毫不避讳地点出了那个敏感的名字,目光却若有似无地瞟向林一和韩笑。
杜探长脸色一变,立刻否认:
“冷记者!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这就是一起简单的家庭伦理悲剧,跟什么会不会的没关系!”
冷秋月不为所动,目光转向林一,语气带着专业性的探究:
“林博士,我是记者冷秋月,久仰您在法医学领域的造诣。
据现场目击者传言,陈先生书房门窗紧闭反锁,现场堪称‘密室’。
您作为现场勘查的核心专家,能否从专业角度简述,凶手是如何突破这层物理屏障的?
这似乎与杜探长所说的‘一时糊涂’的冲动犯罪,存在逻辑矛盾。”
她巧妙地用专业问题绕开杜探长的封锁,将矛头指向案件的核心疑点,同时将林一推到了台前。
林一抬起眼,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迎上冷秋月那双充满探究的琥珀色眼眸。
她的直接和敏锐让他有些意外,但并不反感。他言简意赅,声音依旧低沉平稳:
“窗框滑槽顶部隐蔽接缝处,发现细微金属工具垂直刺入撬压痕迹。
痕迹形态、深度、附着物(金刚砂粉末)指向特制带钩韧性钢条。
利用该工具,可从窗缝外部精准拨动内侧插销,
实现非破坏性开窗与复位。密室系人为伪装。”
他的回答专业、精准、毫无废话,如同在宣读一份严谨的验尸报告。
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技术分量,瞬间揭穿了杜探长试图掩盖的“简单”谎言。
冷秋月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她飞速在速记本上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她抬头,看向林一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敬佩:
“精妙绝伦!林博士,您的观察力令人叹服。
这绝非寻常犯罪心理所能设计,凶手必定对现场环境极其熟悉,且心思缜密。
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凶手是否曾长期、近距离地观察甚至…研究过陈先生的书房习惯?”
她再次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策划性,暗示预谋而非冲动。
韩笑适时地插话进来,带着他标志性的慵懒笑意,仿佛在调和略显紧张的气氛:
“冷记者好眼力!这案子啊,表面是家宅不宁,内里嘛…确实藏着些见不得光的算计。
不过杜探长说得对,有些线头,还得慢慢捋。”
他巧妙地打了个太极,既肯定了冷秋月的判断,
又给杜探长留了面子,同时暗示案件背后有隐情。
冷秋月的目光转向韩笑,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穿透人心:
“韩先生过谦了,明镜侦探社甫一成立,便接连破获码头血案、
百乐汇奇案,如今又解开了陈府密室之谜。二位的能力,上海滩有目共睹。”
她话锋一转,带着记者的犀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林一探案集:第一季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林一探案集:第一季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