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询问“你们是谁”,也没有表达“欢迎”或“驱逐”。它只是简单地、直接地,开始“扫描”和“解析”“沟通者号”以及其内乘员的存在结构,从物质构成到能量 signature,从科技水平到意识活动模式。
舰员们感到一种被彻底看穿、毫无秘密可言的战栗。
几分钟后,那股意识流如同潮水般退去。随后,一段极其复杂、直接烙印在所有乘员意识中的规则信息包被传递过来。并非友好的问候,也不是警告,更像是一份……诊断报告。
信息包的内容让所有破译人员目瞪口呆:
“检测到低熵智慧集群,存在于不稳定规则膜上。”
“规则环境评估:周期性潮汐低谷初期,结构完整性持续衰减,预计xxx标准时间单位后达到崩溃阈值。”
“集群内部结构:存在显着技术代差,社会凝聚力面临规则压力考验,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但存在内部冲突风险。”
“生存概率评估:低。基于当前技术路径及资源整合效率。”
“建议:寻求更高维度规则庇护,或进行意识上传至稳定规则框架。注:本结构不提供庇护服务。”
“观测价值:中等。将持续记录其衰变过程。”
没有敌意,没有轻视,只有一种基于绝对理性分析的、冰冷的宣判。在“筑波者”眼中,星语联盟只是一个即将因宇宙自然周期而消亡的、具有一定观测价值的“低熵智慧集群”!
抉择与“种子”
“沟通者号”带着这份令人绝望的“诊断书”返回联盟。消息在议会核心层传开,一种比面对“俯瞰者”时更深的无力感弥漫开来。“筑波者”并非敌人,也非救世主,它们只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记录员,甚至懒得干预一个注定消亡的样本。
恰在此时,前线传来噩耗——“叹息之墙”的第一道防线,在规则扰动峰的先锋冲击下,超过百分之三十的稳定锚过载烧毁,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扰动峰的主体,正以比预测更快的速度,向着联盟核心逼近!
内忧外患,绝望如同冰冷的宇宙真空,渗透进每个人的心中。
就在这至暗时刻,已经许久未曾直接干预政务的林墨和凌霜,通过加密频道,向议会发送了一段简短的信息。
信息中没有具体的指令,只有一句话:
“文明的意义,不在于永恒,而在于传承。当堤坝注定崩塌,确保种子能乘上浪涛,而非被其吞噬。”
这句话如同闪电,劈开了笼罩议会的阴霾。
瑞恩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我们错了!我们一直在想着如何‘抵御’潮汐,如何‘生存’下去。但也许……真正的出路,不是对抗,而是……适应,甚至是……利用!”
“利用潮汐?”苏茜若有所思,“像冲浪者一样?”
“不完全是,”陈星接话,他的思维仿佛也被点燃,“林墨指挥官的意思是……传承!规则潮汐会重塑宇宙,但信息、知识、文明的‘模式’……这些是否有可能在规则的巨变中保存下来,甚至传递给下一个纪元?‘筑波者’说我们生存概率低,是基于我们当前的‘形态’和‘路径’!如果我们改变形态呢?”
一个疯狂的计划雏形,在绝望的废墟上开始萌芽。
“方舟”计划
议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一项绝密中的绝密计划——“方舟”计划。
该计划放弃了对联盟所有疆域的固守承认在规则潮汐高峰面前,任何物理层面的防御终将徒劳。计划的全部目标,转向如何在宇宙级别的规则重构中,最大限度地保存星语联盟的文明核心。
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1. “文明刻印”:集中联盟所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规则编织技术,将联盟的历史、科技、文化、艺术、乃至每一个自愿记录的公民的意识备份(进行匿名化和伦理处理),压缩编码成一种极其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规则扰动的“信息奇点”。这并非实体方舟,而是一个凝聚了文明全部精华的“数据幽灵”。
2. “维度跃迁”:利用“万籁档案馆”中关于维度跃迁的理论和“筑波者”诊断报告中隐含的高维规则信息,研发一种非传统的“跃迁”技术。目标不是空间移动,而是将“文明刻印”投射或“嫁接”到规则潮汐影响较弱的高维“避难所”,或者……直接将其“植入”到下一个宇宙纪元规则确立的初始瞬间。(这几乎是神话般的设想,但他们是星语联盟,他们曾改写规则。)
3. “火种散播”:在规则崩溃彻底降临前,向宇宙各个方向,尤其是那些预测中可能成为下一个纪元“规则稳定区”的方向,发射数以百万计的、携带了基础科技树和历史警告的微型探测器。它们是在主方舟计划失败后,留给未知未来的、最原始的文明火种。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文明的信息结构比物质形态更能在规则巨变中存续,赌的是宇宙轮回中存在着一线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