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深秋。战国的烽火已燃至末期,天下大势渐趋明朗。西方的秦国如一头猛虎,在嬴政的驾驭下,已先后吞灭了孱弱的韩国和内乱的赵国。如今,秦军的铁蹄正一步步逼近燕国的南境,黑云压城,整个蓟城(燕国都城)都笼罩在一片惶恐不安的气氛中。
燕国的太子丹,站在东宫的高台上,手中紧攥着一张残破的舆图。秋风卷起他宽大的衣袍,也吹乱了他额前的发丝。他望着南方天际那片象征着秦军的黑色云霭,年轻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甘。他曾在秦国做人质,亲身领教过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与冷酷无情。他深知,以燕国之力,正面抗衡秦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老师,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太子丹转过身,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问向身后的太傅鞠武。
鞠武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太子,秦军势大,不可硬敌。若想保全燕国,需另寻他法。”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臣举荐一人,或许能解燕国之危。”
“哦?快说!”太子丹急切地走上前。
“此人姓田名光,是一位隐居的贤士,深谋远虑,且结交甚广。”鞠武缓缓说道,“或许他能有良策。”
太子丹立刻派人请来田光。田光已是垂垂老矣,步履蹒跚,但眼神依旧清亮。他听完太子丹的忧虑后,长叹一声:“太子信任,光感激不尽。然光已老迈,筋骨不济,恐难担此重任。不过,光有一好友,名为荆轲,卫国人氏,此人胆识过人,剑术高超,且重诺守信,或许能为太子分忧。”
太子丹喜出望外,连忙请田光引荐。
不久,荆轲应约而来。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身形挺拔,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仿佛能洞察人心。太子丹见他虽衣着朴素,却气度不凡,心中更添几分信任。他屏退左右,将荆轲引入内室,亲自为他斟上一杯酒,然后深深一揖,含泪道:“先生,秦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丹无能,无法保国安民,唯有一计,欲求先生相助。”
荆轲接过酒杯,却并未饮下,只是静静地看着太子丹。
太子丹定了定神,说出了那个大胆的计划:“丹欲派一勇士,假作使者,献图于秦,趁秦王不备,将其刺杀。如此,秦军群龙无首,燕国或可得以喘息。先生,丹知道此行九死一生,若先生不愿,丹绝不强求。”
荆轲沉默了。他端着酒杯,指尖微微用力。刺杀秦王,这不仅需要过人的勇气,更需要必死的决心。他想起自己游历各国时所见的战乱流离,想起百姓的疾苦。良久,他抬起头,眼中已没有了犹豫,只有一片坚定:“太子信我,轲万死不辞。”
太子丹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深深一揖:“先生大恩,丹没齿难忘!”当即,他便尊荆轲为上卿,赐给他豪华的府邸,每日亲自登门拜访,送来山珍海味、奇珍异宝,甚至将自己的车马、美女也一并奉上,对他百般礼遇,生怕有半点怠慢。
荆轲虽受厚待,却丝毫没有放松。他知道,要接近秦王,必须有能让秦王深信不疑的“礼物”。他与太子丹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两样东西:一是燕国最肥沃的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州一带)的地图,这片土地物产丰饶,秦王必定垂涎;二是叛逃到燕国的秦国将领樊於期的首级。樊於期因得罪秦王,全家被诛,秦王正悬赏千金捉拿他,若能献上他的首级,必能让秦王放下戒备。
地图之事好办,太子丹很快便命人绘制好了详细的督亢地图。但樊於期的首级,却让太子丹犯了难。樊於期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燕国的,太子丹实在不忍心加害于他。
荆轲看出了太子丹的犹豫,便主动请缨:“太子,此事交给轲吧。”
他亲自来到樊於期的住处。此时的樊於期,形容枯槁,满心都是国仇家恨。荆轲开门见山:“将军,秦王对您恨之入骨,您的父母宗族皆已被戮。如今,秦王悬赏千金、封万户侯购您首级。您留在这里,不仅自身难保,还会给燕国带来祸患。”
樊於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先生所言极是,可我除了投奔太子,已无容身之处。我恨不得生食秦王之肉,寝其皮,奈何力不从心!”
“将军,”荆轲向前一步,声音低沉而有力,“轲有一计,既能为将军报仇,又能解燕国之危。若将军能献出首级,轲愿携之入秦,假意献降,趁秦王观图之时,将其刺杀。如此,将军的大仇得报,燕国也可暂安。”
樊於期愣住了,他看着荆轲,眼中先是震惊,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激与决绝。他猛地站起身,拔出佩剑,朗声道:“我之仇,非此不能报!多谢先生成全!”说罢,他横剑自刎,鲜血溅落在地上,染红了身前的草席。
荆轲看着樊於期的尸体,心中悲痛,却也更加坚定了刺杀的决心。他收起樊於期的首级,用木盒装好。
太子丹得知消息后,赶到樊於期的住处,抚尸痛哭,却也知道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秦梦长歌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秦梦长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